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引起观众共鸣中国日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自10月1日上映以来,获得了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其中,由邓超、闫妮主演的《回家的路》部分,因其充满张力的表演、幽默感人的剧情,难忘动人的情节,在观众中引起了特别强烈的反响。

《回家的路》讲述了陕北治沙员乔树林的感人故事,他带领村民们先治沙,然后通过“沙地苹果项目”发家致富,把沙漠变成了水果种植中心。

故事中的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这片长满稀稀落落草木和黄沙的沙漠,已成为一片绿树成荫的土地。

故事的主人公“乔树林”代表了一个典型的榆林人,热爱家乡,敢于奋斗。

这里有两个原型人物。

一位是张应龙,他曾是北京某外企的高管。年,他放弃了高薪,积攒下了30多万元的自筹资金。他辞职回到了家乡榆林市神木县,治理那里的荒漠化。

在17年的时间里,他用科学的方法成功地管理了40多万亩沙漠,规划和开发了多种相关产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另一位是张秉贵,80岁,榆林市横山县水土保持局原工程师。年退休后,张回到家乡承包了亩荒地,用于治沙和种植苹果。经过十几年的反复试验,他终于取得了成功,为家乡的致富和创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陕北的榆林,仍有许多像张应龙和张秉贵这样的治沙人员。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治沙人,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成为一片绿树成荫、气候宜人、沙漠农业发展迅速的美丽土地。

退休后,原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永东毅然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发展陕北民俗体验游,将赤牛坬村打造成了国家AAA级景区,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

在这些人沙漠治理的努力下,曾是国家贫困县的佳县,在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旅游示范县之一。是榆林市第一个省级旅游示范县和全区旅游示范县。

借助沙漠治理和旅游开发,佳县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成功脱贫。

陕北榆林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归途》剧组的注意,成为了影片的主要拍摄地点。

《回家的路》这部电影虽然是一个故事,却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变化。热爱家乡的陕北人,将继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铸就他们精彩动人的故事。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