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篇陕西省榆林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距离榆林市区仅5公里。红石峡谷长约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两岸垂柳青翠,景色优美。夕阳东照,红石映日,分外耀目,名为“红石峡”。

 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武宗皇帝支神木时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之曰:“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

靖边波浪谷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从靖边县城出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龙州。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

白云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拍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古称,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北的黄河崖畔,因其山下有一巨石形如香炉,所以得名。寺院建于明万历年间,有正殿、配殿、山门、石牌坊等,站在香炉寺中,可以俯瞰黄河,其势壮观雄浑,尤其是每到黄昏时分,夕阳下的寺院建筑倒映在黄河水中,景色绮丽迷人。佳县这座石头城的东北面延伸到黄河故道,突然像斧劈一样垂直断开,断处三米外,耸立着一尊四周如削的巨石,石顶平坦,盖着红色的小庙,远望上去,俨然如蜡烛或者香炉,便得名香炉寺。

 李自成行宫位于榆林市米脂县县城内、米脂中学校园里。依山傍水,好风光。登上行宫以后,四下里的风景尽收眼底。作为典型的明清古建筑,行宫有着令人赞叹不已的精致之美,许多美术和建筑专业的学生都曾到此处参观学习。   

榆林世纪广场位于榆林市新二街西侧(体育场北侧)。清代俗称青草湖,北与文庙拌池相连。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赵铨引普惠泉水流入,至此,湖池常满。民国7年()春,井岳秀辟湖池从关中引进莲籽种植,并在湖池中建茅亭、架曲折木桥,四周种植柳树,置石桌、石鼓凳、备小船。每年6、7月间,莲花盛开满池,故人们称之为莲花池。

榆林古城简介: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林城”。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

凌霄塔简介:亦名文笔塔。位于城西米处东山岗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塔底层周长33.9米,通高30.8米,共13层。通体砖砌结构,呈八角柱体形。塔层层砖雕斗拱脚檐,木椽挑檐角,并挂有风铃,迎风叮当,如同奏乐。塔顶为圆形砖拱,上覆琉璃碧瓦。塔内有砖阶和木梯,游人可拾级而上顶层俯视古城景色。凌霄塔旧为榆林八景之一:“南塔凌霄”。

 凯歌楼位于神木县城中心,俗称中楼或大楼。 明隆庆元年(年)驻守神木参将高天吉,抵御外敌,凯旋归来,为纪念胜利兼答“神恩”而建。该楼画廊漆柱,雄伟壮观。登楼眺望,神木县城尽收眼底,是神木境内独存的一座三层古建筑

感谢广大朋友们浏览请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