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有石峁,国家一级作家刘庆邦的神游

北京痤疮十佳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前言

我与神木有缘。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别人介绍我时,几乎都会提到神木,把我的名字和神木联系到了一起。这是因为,我曾写过一部中篇小说,题目叫《神木》。这部小说年在《十月》发表后,被广泛转载,收入多种选本,获得过《十月》文学奖和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并翻译成了英、法、日、意大利、西班牙等语种,在国外出版。此外,《神木》还被拍成了电影《盲井》。《盲井》在获得了第五十三届柏林电影艺术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之后,又在世界范围得了二十多项大奖。电影等于为《神木》插上了翅膀,带领《神木》飞向了远方。

正文

年11月上旬,秋霖脉脉之中,我第三次踏上神木的土地。如果说前两次神木之行仅与煤炭相关的话,这次专程到神木,主要想了解神木的历史与文化。在神木的两天里,我们马不停蹄,先后看了石峁遗址、高家堡古镇、万佛洞石窟、杨家城、天台山和神木博物馆等历史遗存和文化景点,使我终于弄清了神木县名的来历。相传在唐代的古麟州城外,有三棵大松树,每棵松树须两三人手拉手才抱得住。这三棵松树被老百姓尊为神木,敬为神明,神木县由此得名。让我深感惊异的是,神木不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还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峁遗址,堪称神木厚重文化的代表。

据介绍,石峁这座城池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遗址,也是新石器晚期到夏早期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处中心城址。在距今四千至三千八百年左右,这座城市人口集中,物质丰富,市场繁荣,文化先进,处于鼎盛时期。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是何其向往。

怀着敬畏之心,在细雨纷纷的深秋,我们踏上了由中华民族的先驱们留下的石峁古城遗址。古城由石块砌成,有高高的城墙和门楼,还有内外瓮城。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马面。登上马面,可以更好地观察敌人,有效地抵御敌人的入侵。城墙的石缝里露出的木头,被说成是纴木。长长的纴木所起的作用如同现在的钢筋,有纴木的连结和拉扯,城墙会变得更加牢固。我看见了,由于岁月的剥蚀,有一根纴木已经萎缩,使墙缝几乎变成了一个空洞。但纴木并没有完全腐朽,还顽强地存在着。像纴木这样的木头,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为神木呢!

听同行的一位多才的作家朋友讲,在石峁遗址所发掘出的文物中,最宝贵最让人惊叹的是古玉,甚至说石峁是中国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玉当然好,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对玉的喜爱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谁不谈玉眼亮呢!据说散失在民间的出自石峁的玉器相当多,有的给小孩子当了玩意儿,有的老汉把玉器拴在烟袋上做了饰坠儿。又据说有人在参观石峁遗址时,看见坍颓千年的城墙石头缝里有一个光点,凑近一瞅,那里竟嵌着一件玉器。我看遗址看得也很仔细,希望自己也能发现一件玉器。然而我没有那么幸运,走遍雨中湿漉漉的石峁遗址,我连一块玉器都没能看到。

来到神木县博物馆,我才从展柜中欣赏到了一件件从石峁出土的玉器,我在别的博物馆也看过不少玉器,但石峁玉器给了我新的启示。石峁玉器不但有璇玑、人头雕像、璜等艺术品,还有一些实用性的玉刀、玉斧、玉钺、玉铲等。这与艺术的演变规律是一致的,都是从实到虚,从实用到无用,从生活到艺术。

文章选摘自《石峁》杂志总第五期

作者简介

刘庆邦

著名作家,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红煤》《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至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

年12月22日,第二届南丁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著名作家刘庆邦凭借长篇小说《家长》获得大奖,成为第二位南丁文学奖获得者,并获得奖金10万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