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一节一物
白露:雁儿飞“飞”出汉代环保高科技
白露微寒,
人间惊秋。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此时节,暑热散去,天气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此时节最是一年可人,人们迎来作物成熟、瓜果飘香;折一支蒹葭,携一份苍茫,相思相忆,犹在水一方,白露,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诗意美感的季节。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燕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三侯都与鸟类有关,可见古人对鸟类的观察极为细致。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视雁、燕、百鸟为瑞禽,对其形象都是十分喜爱的。
在考古发现中多见以雁、燕、百鸟元素为主的文物。比如,有寓意夫妇忠贞不渝,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
鎏金双雁纹银盒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双雁纹银盒,圆形,盒盖、底微隆,子母口,外表通体饰鱼子纹地。盒面中央有相向站立的双雁,做振翅状,站于一莲蓬之上这件银盒上除了双雁,还有莲叶、莲蓬图案。
表现对家国忠心不二的:
青铜鸿雁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鸿雁雕塑集中出土于秦始皇帝陵从葬坑,体量类真雁,形象逼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白虎通》中称:“贽者,质也,质己之诚……大夫以雁为贽者,取其飞成行,止成列也。”大雁作为忠诚的代名词,表达了忠君之礼。
还有以其形为造型,具有实用功能的:
西汉雁足铜灯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汉雁足铜灯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公社以一只雁足为造型,盘底一侧为雁足形柄,雁足三趾向前,雁足既是用来支撑灯盘的灯座,又可作为手持的灯把,造型十分简练。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汉代彩绘雁鱼铜灯。有两千余年历史的青铜灯具——彩绘雁鱼铜灯属于西汉的流行爆款。目前出土的三件,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彩绘雁鱼铜灯,国家一级文物,年出土于榆林市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其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之状,雁眼圆睁,颈部修长,体宽肥,身体两侧铸有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有一条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雁鱼铜灯不仅造型美观,还可以拆卸。它由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灯盘四部分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和照射角度。最令人惊叹的是,灯被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腹内盛有清水,烟溶于水中,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正因如此,西汉彩绘雁鱼铜灯享有“环保节能灯”的盛名。也就是说,当下最流行的低碳环保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走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世界灯具史上无法忽略的华彩篇章。
如今,西汉彩绘雁鱼铜灯物件本身的主要功能已消失,承载文化传播交流的功能愈发凸显,它像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灯,陈列在博物馆中向后人展示着中国工匠的智慧与巧思。
文图素材来源:西安市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视频剪辑: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左海茹实习生张晨琛
责编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