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序文镇名叫殿市,县名叫横山

镇名叫殿市,县名叫横山文/高建群殿市是横山县治下的一个乡镇,居于横山地面的中间位置,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白菜心”吧。这里有一座五龙山,山上有一座大寺院叫殿寺。据好事者考证说,殿寺甚至比佳县的白云山还要早一些。白云山是三教合一的焚香场所,而以道教为主。想来这殿寺,该是以佛教为主,道教和儒教,兼而有之吧。这是中国民间的做法,但为尊者,但为恶者,一律香火侍候,只图了个自心安妥,晚上睡个安稳觉。山下应当有村庄,有街道市井,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一阵子,香火大约很盛。可以夸张地称“市”了,这给人不少的想象空间。大寺院的萧条,可能与同治年间那一场战乱有关。那次战乱陕甘人口十中去七,陕北许多地面成为无人区。殿市镇治下,有许多的村子,他们是五龙山村、殿市村、贺甫洼村、麻渠村、思光庄村、白家湾村、张家湾村、石碧则村、店房台村、石老庄村、雷梁村、里石磕村、黄昊先村,等等等等。生于斯,成长于斯,劳作于斯,建功立业于斯,死后则葬埋于斯。这块名曰殿市的陕北高原邮票大的一块地面,千百年来诠释着许多的故事。我这里之所以说到“建功立业”这个字眼,还因为这块地面有一个极大的荣耀,它是李自成的出生地。一想到从这黄尘弥天的地面上,走出来一位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大英雄,就让人不敢小觑这块土地。横山则是县名。大约因为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梁子,横亘在陕北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接壤地带,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县名。好像历史上它曾叫过怀远。统万城的被重新发现,就是知守榆林的徐松先生,来到怀远,约了怀远知县,然后两人骑着毛驴,往毛乌素沙漠里走,没有多远,就发现这沙埋的千年匈奴古城白城子了。我在写作《统万城》的时候,当时的县长曾经约我到横山地面的一个大水库边去吃鱼,好像就三十几公里远吧。我曾经许多次地去过横山。第一次去是八五年夏秋,随省作协黄土地诗会一行去的,那次穿越了横山全境,从靖边进入,从渔河堡出沟,可能也过了殿市镇吧。还有一次靖榆沙漠高速公路开通时,我参加剪彩仪式,好像翻过横山,在县城吃的饭。还有一次,央视拍我的《最后一个匈奴》,我陪着央视副总编张华山先生看望剧组,途经横山的深沟大壑时,张总坐在车上,哼起了“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你还懂音乐!”我好奇地问。后来我才知道,张总的父亲,就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张光年(光未然)。还有一次,波罗古堡举行个沙漠汽车拉力赛,我去给捧场。还有一次,横山举行西夏党项文化研究会,我作为主讲之一,在会上说了我的心得。党项西夏在陕北羁留期间,党项九姓,而其中分成两支,一支叫南山党项,一支叫河泽党项。南山党项,就该是横山、子洲、三边、盐池一带的党项人,而河泽党项,就该是神木、府谷一带,靠近黄河,围绕着红碱淖一带的党项人。横山是文化大县。说横山是陕北民间文化之根,这话我想还是敢说的。四散在陕北高原,弹着三弦说书的民间艺人,都称自己是横山人,好像这样说才是正宗。说书艺人,大名鼎鼎的韩起祥,是横山人。韩老去世后,他的追悼会是我致悼词的,好像是年寒冷的冬天。灵堂设在延安二道街老人的家中。韩老之后张俊功,也是横山人。为我的电视剧演唱陕北说书《刮大风》的,也是横山人。名扬海内外的安塞腰鼓,其实是横山腰鼓。四二年边区大移民,将陕北高原北部的变工队,移民到南老山(安塞、甘泉和宝塔区交界地区),于是变工队将这腰鼓打出。还有许多的大文化现象,那也许得用专门的文字来叙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陕北高原的种种大文化现象,可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三万名龟兹国的遗民迁入陕北高原有关。“龟兹”二字陕北人把它念成“鬼子”,就是唢呐手。红白喜事时,少不了它,下南路要饭的乞丐,脖子上也常常搭一个它。盛世修志。横山县的殿市镇,也是有心,要给这块地面修一部史书了。从而以诗纪史,将这块地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社会百态,山川河流,百姓生计,掌故传说,等等等等,落实到纸上,教化于当今,彰显于后世,其功莫大焉矣。对志书的出版,谨献上我的祝贺。此一刻,在西安家中的阳台上,怅然地望着远处的苍茫的陕北大地,想那满山的山桃花应当烂漫地盛开了吧!.4.22西安“燕啄新泥”秦煤集团乔迁之喜,中国作家高建群壬寅“燕啄新泥”时节于西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