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无为安徽省无为县创新驱动农业高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日前,中国商报/中国商网刊发报道《安徽省无为县: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介绍无为县农业创新发展。小布这就为大家奉上全文↓↓↓

蓝莓基地,果实挂满了枝头;山核桃基地,挂果的核桃树长势喜人;蟹虾混养基地,河蟹产业如火如荼……行走在田间地头,这座县城处处彰显着发展的生机勃勃、散发出科技的全新魅力。近日,中国商报记者走进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驱车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看着错落有致的屋舍,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无为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引导村民进行特色种养,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促农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

石涧镇:栽好一棵树致富千万家

此次采访的第一站,记者来到了石涧镇合法村薄壳山核桃产业基地,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核桃林有的已经挂果,丰收在望。年以来,为促进农民增收,无为县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引进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通过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形式大力发展这一富民产业。

据介绍,薄壳山核桃七年达盛果期,结果年限可持续百年以上,是经济效益明显的树种。按每亩产量公斤-公斤,50元/公斤计算,每亩产生的效益是10元-20元;果树也是好木材,每立方米效益可达近万元。如果每户村民房前屋后栽植八棵树,那么盛果期每年可收入元-元。“除了经济效益,种植山核桃的好处太多了:绿化环境、保护生态、带动致富,让荒地变成了‘金山银山’,可谓一举多得!”石涧镇林业站站长黄启宝自豪地对中国商报记者说道,为了推进山核桃产业加快发展,安徽省农学会在无为县聚丰祥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专家工作站,并同国家薄壳山核桃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傅松玲教授就美国薄壳山核桃苗木品种选择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邀请安徽省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潘新建教授作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指导,还引导龙头企业与林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以创新技术引导企业高标准栽培和经营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此外,无为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种植薄壳山核桃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调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如今,除了石涧镇,无为县各地掀起了种植薄壳山核桃的热潮,道路两旁、河流两岸和房前屋后等随处可见核桃树茁壮挺拔。截至目前,全县已栽植薄壳山核桃约5.5万亩,其中成片造林3万亩、农户造林2.5万亩,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赢”格局。

襄安镇:技术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除了山核桃,无为县重点扶持的产业还有蓝莓。中国商报记者在襄安镇新生村紫约蓝莓基地看到,一棵棵蓝莓树上挂满了蓝紫色的果实,长势十分喜人!大批当日采摘的蓝莓已经打包成盒,整齐地摆放在基地冷库里,等待快递到全国各地。

起源于北美的蓝莓能够在无为县蓬勃发展,当地良好的气候条件是一大优势,而在挖掘优质种质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及种植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却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营蓝莓基地的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洪洲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蓝莓基地从蓝莓种植的土壤改良、水肥灌溉的一体化和优质蓝莓苗种的培育着手,对蓝莓的生长进行了创新型研发。值得一提的是,蓝莓的全基质无土化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已进入国家专利申报程序,该技术使蓝莓三年就进入盛果期,比常规种植提前了两年。有了技术的支撑,如何实现蓝莓规模化种植?蒋洪洲说,年,襄安镇创建了镇级特色种养业示范基地,襄安镇30多户农民以务工或者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基地建设,当年累计为农户增收八万元,人均增收元以上,今年预计人均增收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该镇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发展蓝莓种植一万亩。蒋洪洲说,目前基地正致力于提升蓝莓种植、深加工、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一方面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如蓝莓干红、饮料、酵素、面膜、月饼等;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指导种植,正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筹备成立“中国蓝莓(无为)健康营养研究学院”,为蓝莓的种植和深加工培养专业人才。此外,当地还在延伸蓝莓采摘、休闲、观光项目,促进无为县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陡沟镇:依托高科技提升附加值

在陡沟镇贵山村,龟鳖产业是特色鲜明的富民产业。经营该产业的蓝田特种龟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技+人才”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科技力量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蓝田特种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小玲深有感触。

在陡沟镇蓝田特种龟鳖养殖基地,朱小玲指着水池里的中华草龟对记者说,刚开始做龟鳖养殖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为了破解困局,公司到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向经验丰富的养殖专业户请教,并着手建立专家咨询团队。年3月,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签订了联合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院士工作站的建立,解决了现代龟鳖深加工不足的瓶颈问题,并延长了产业链,从原料分析、产品类型、系列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提高了龟鳖的产业附加值。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龟油产品产值0万元,龟甲胶产品产值5亿元。其实,龟鳖养殖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自然环境下,龟鳖要达到销售规格往往需要六七年的时间,而在这里,只要一年半时间龟鳖就能实现上市销售。朱小玲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公司的育苗温室常年保持在36摄氏度,温度高的环境能避免龟鳖出现冬眠现象,从而加快幼龟的成长,长到一定规格再转移到室外来养殖,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证品质。在谈到企业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帮扶项目时,朱小玲表示,这个项目旨在以公司所在地陡沟镇贵山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通过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种苗,推广龟鳖研制新技术和新模式,帮助周边贫困户实现脱贫。该项目实施后,可新增龟鳖10万只,年增销售收入万元,新增利润万元,预计带动20余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0元-0元。

刘渡镇:混养新模式提质又增收

“明年,全村余亩蟹塘将全部实施蟹虾混养模式,实施河蟹‘互联网+’工程,打响‘无为螃蟹’地理标志品牌,延长螃蟹养殖产业链,拓展线上线下推广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刘渡镇蟹虾混养基地,该镇重兴村村长信心满满地跟记者讲述着他们河蟹产业的发展思路。

重兴村本以莲藕种植为主,因市场行情不景气,便开始转变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但村子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受过惨痛的教训。重兴村村长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养殖方式粗放单一,河蟹死亡率高、个体规格偏小等问题曾困扰着他们。为此,村民们借助无为县科协的科技人才优势,以引进技术团队、建立示范基地带动、组织外出考察、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全面实施科技引领螃蟹养殖的策略。他们的做法是,在基地内,免费投放本地繁育的蟹苗和虾苗,重点推广河蟹纳米底部微孔增氧、微生制剂等应用技术改善池塘环境。比如,在2月投放青虾种虾,每亩投放2-3斤,6至7月初捕捞,捕捞时留部分种虾养殖二季虾,单季虾6月底7月初每亩投放虾苗10-15斤,11月开始捕捞,通过这一方式构建生态循环生物链,有效分散风险并增加收益。有了科技创新的带动,重兴村蟹虾养殖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重兴村河蟹品质、产量、虾蟹混养收益大幅度提升,村养殖户、贫困户纷纷主动要求推广实施示范基地的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带动基地内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0元,当年实现脱贫目标。同时,基地还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15户,人均增收1元。除了刘渡镇外,年无为县在河蟹养殖重点乡镇泉塘、襄安镇也建立了三个河蟹科技示范基地,确定三个基地分别联系帮扶20个螃蟹养殖户,通过示范基地帮扶农户、农户又在周边带动其他螃蟹养殖户的方式发挥联带作用,扩大了示范基地的影响力。

投稿平台:“智慧无为”手机台/"无为发布"“无为广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