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环保功能的文物,说起中国古代的灯具,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熟悉的长信宫灯。那是在年时,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重要文物。此灯因有“长信”字样,疑似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旧物而得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宫女的手袖作为排烟管道,烟顺着此通道,进入宫女中空的体内,有效避免污染空气。此灯刚刚出土时,获得了惊人的赞誉,我们由此得知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不仅具备了环保知识,还可以运用“黑科技”净化环境。随着几十年来考古发现的不断累积,专家们找到了更多类似的古灯具,也充分说明此类文物并非孤例,而是在当时比较普遍的技术。比如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彩绘雁鱼铜灯就是如此。在年,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的一座汉墓被发现,虽然它的墓主人身份不明,陪葬品也不算丰富,却发现这件精美的铜灯。它高为54厘米,长为33厘米,宽为17厘米,主体造型就是一只优雅的雁。这只雁以两足支撑地面,稳稳当当,亭亭玉立,它的脖子细长而优美,扭头形成了一个相当漂亮的角度,衔着以鱼头为造型的灯罩。总体看来,这件文物浑然天成,在富有生活情趣的同时,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甚至连雁的眼睛流露出的凶狠和专注,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其实,这件灯具是分体铸造的,它由雁首、雁身、灯罩及灯盘四部分组成。时至两千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拆装自如,显示出当年制作者极高的工艺水平。而且,在这件灯具之上,还能依稀看到彩绘的颜色,当年它红、白二色,我们还能感受到,雁身之上应该就有仿羽毛绘制的花纹。当然,本文开篇所说长信宫灯所具备的“黑科技”,这件彩绘雁鱼铜灯也同样具备。它的原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整个雁身乃至雁首都是中空的,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就会顺着雁首,进入雁身。如果在雁身之中提前放好清水,就能有效地吸收烟油,达到环保的目的。长信宫灯和彩绘雁鱼铜灯共同说明,至少在汉代,中国古人特别是贵族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到环保问题,并且以惊人的智慧,巧妙地方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件文物不仅造型精美,功能丰富,而且还有独特地文化寓意。不管是雁还是鱼,在中国的文化中都有特别重要而喜庆的意义。鸿雁自然是一种传递信息,以解相思的瑞兽,鱼也代表着富裕,“衔鱼”则更有获胜的意思。整个文物,在构思上就反映出西汉时的风土人情。一件文物,不单单只是工艺品、陈列品,也不单单是为了体现价值的高低,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找到历史的足迹,顺延着探究那些鲜为人知的风土人情,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样缔造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