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告别援助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37.html
中国西部GDP第一县
中国北方GDP第一县
都是它,一个躺在煤堆上的陕北县城
中国目前有个县级行政区,以GDP总量作为参考标准,金字塔顶端的十强县中,沿海地区的苏、浙两省瓜分了其中的九个,这让十强名单中来自陕西的神木市显得格外惹眼。
年神木市GDP.1亿,不仅超过陕西省许多地级市,人均GDP更是省会西安的4倍多,当黄土高原和煤炭组合在一起,使得神木似乎非常符合“暴发户”这个称谓,但十五年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也让神木市的普惠性福利走在了全国前列。
煤炭是神木的重要标签,但神木的县域发展的底蕴从来不止于煤,它的过去、当下和未来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躺在煤堆上的神木
老天赏饭吃的陕北县城
驱车从陕西省榆林市城区乘车一路向北,沿沧榆高速驶入神木市后,你会明显感觉到道路两边的煤矿、化工企业多了起来,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从这里驶向全国各地,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县,神木每年原煤产量已突破3亿吨,在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今天的神木因煤而兴、因煤而富,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一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三年两旱家里攒不下粮,神木县命运的转机开始于年。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煤炭的重点建设在铜川,到70年代逐渐转移到韩城,改革开放后国内煤炭需求进一步释放,年拉开了陕北勘探找煤的序幕。
年《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面世,不仅改变了中国煤炭资源的区域布局,也让穷困潦倒的神木县一下站到了风口上。
年人民日报一则“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文章,正式拉开了建设神府煤田的浪潮,埋藏在地下数千万年煤炭就像是裹在破棉袄里的珍珠,神木人才发现原来真有“老天爷赏饭吃”这种事。
在神木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煤炭储量超过亿吨、储煤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到了神木全县总面积的59%,更为关键的是除了煤炭储量大之外,神府地区地质条件优越,煤炭易开采、煤炭品质高。
很快大柳塔煤矿作为首批开建的重点矿井项目正式筹建,为保障煤炭运输,县域境内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提升,随着煤炭资源产业效应的不断放大,神木迅速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而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一路狂飙。
曾经为了生活,冒着洪水在河里捞炭的神木人,通过承包土地、集资入股,掀起了群众办矿的热潮,在神木涌现出了数百个小矿井,一夜暴富的煤老板故事在神木不断上演。
年神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约为0.4亿,到年神木GDP达到23亿,增长了近57倍。
进入本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神木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一骑绝尘,不断超越传统沿海经济强县,城市GDP和财政收入仿佛坐上了直升机。
靠着埋藏地下数千万年的煤炭,年神木GDP达到.2亿,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到年神木GDP达到.1亿,和年相比增长了倍,常年位居中国县域GDP10强,成为了站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金字塔顶端的选手。
面对以煤为基的城市崛起之路,神木也从来没有故步自封,在发展相对滞后的非煤区,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乡村振兴产业不断被推进,人民生活、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县域发展的内涵不断被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城市能级的跨越式发展,面对迅速积累起来的财富,神木很早就开始尝试让更多人受益,神木15年免费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等一系列普惠性全民福利,神木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煤炭之外的城市底蕴
被忽视的人文景观富矿
今天庞大煤炭资源所带来的巨大成就,让很多人习惯将神木看成缺乏底蕴的“暴发户”,往往忽视了神木身后的历史、文化资源。
事实上煤炭只是神木的标签,从来不是它的全部,论及城市文化底蕴的话,神木所具有的深度、广度,依旧是国内县市中的排头兵。
近年来随着石峁遗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为我们揭开了神木不为人知的一面,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市遗址,总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的遗址,改变了关于中国早期文明格局的传统认知。
在今天石峁遗址还有无数的未解之谜等着后来人探究,但可以确切说,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洪流里,有一股源流就来源于神木这方土地,早在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已经绽放在了黄土高原上。
在漫长的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农耕文明、游牧民族融合的前哨站,从秦代开始神木便是长城沿线的军事要塞,唐朝时朝廷在此设立麟州,民间流传甚广关于杨家将的故事源头就在神木。
南宋时金人占据麟州,因城外有三株大松树,随有改名神木寨,元代的时候为神木县,从此神木的地名沿用至今。
明朝时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南下,依托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修建起了号称“九边”的军事防线,神木市是延绥镇的军事要塞,是国内唯一遗存秦长城、魏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县级市,昔日戍边雄关军镇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却让神木多了一份金戈铁马的英武之气。
距离石峁遗址不远的高家堡,本是明代戍边卫所,清朝时凭借地理一度成为衔接陕蒙晋三省贸易集散重镇,而这里也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原西县”的取景地,是陕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
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黄河和长城在神木交汇,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坐落于此,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星罗棋布的历代长城遗址,和城堡、墩台、崖寨叙说着历史。
从神木出发大约一小时的车程,你还能听到浪花拍岸的潮水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湖,在上个世纪红碱淖一度濒临干涸,今天通过生态治理,红碱淖已经成为野生禽类和珍稀濒危鸟类重要繁殖与栖息地。
数十年来通过植树造林、治理流动沙地,曾经满眼黄土、黄沙的神木,林草湿地面积近万亩,占全市总面积近80%,传统印象中荒山秃岭的神木,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重要的绿色生态防线。
你以为的“暴发户”,它不仅是中华文明发源的重要起点之一,也见证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族群的大融合,更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保障。
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
兴于煤、做强煤、不唯煤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神木社会经济快速崛起的过程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平顺,煤炭产业也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从低端到高附加值的攀爬过程。
曾几何时因为缺少产业统一规划,一方面神木县小煤矿遍地滥采滥挖,因为缺乏运输能力只能就地消化,煤炭挖出卖不上价格,反而造成安全环保压力,另一方面大矿、正规矿产能上不去,金饭碗端在手上了,饭却吃不到嘴里,脚下就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却无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为破解这种困境,神木坚持从产、运、销产业链延伸出发,走出了一条以煤为基的新型能化崛起之路。
引导民营煤矿提升整体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让神木的煤矿生产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资源整合,逐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曾经粗放开采、低端生产的模式,逐渐朝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转变,煤炭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立足煤、延伸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煤炭产业不断朝着深加工、清洁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了以兰炭、电石、聚氯乙烯、金属镁为主要环节的大循环产业链。
显著变化从煤炭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上可见一斑,以前卖原煤、焦炭、水泥,如今清洁煤电、煤焦深加工、精细化工这样的高端化工商品供给,神木走在了全国、全世界的前列。
在鼓励和引导煤炭企业朝深加工的同时,神木也在依托煤炭工业体系,加快布局精细化工、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柔性材料、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渐成气候,“高端低碳”的现代化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
以目前每年三亿吨的原煤开采量,未来一百多年神木的城市发展都不会面临资源枯竭困扰,但在经历过煤炭价格震荡带来的喜与忧后,神木人没有躺在煤堆上睡大觉,一直在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上的积极探索和改变。
近年来历史文化、独特自然风光的“软实力”富矿,也逐渐成为神木县域发展的重要的多元支撑。
在煤炭底色下,一路追青逐绿创造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二产拉一产,打造以工哺农的神木模式,神木农产品供给质量和产量都得到巨大提升,神木黑豆、神木小米相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场等相继建成,满足了更深层次的民生需求,三弦、唢呐、民歌、酒曲……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起了神木特色的文化魅力。
二郎山、黄河、长城、石峁遗址、高家堡等特色鲜明的文旅景点和项目,让神木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被激活,如今,神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旅游收入不断壮大,逐步发展成县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流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风貌、厚重的文化底蕴,过去被煤炭光芒遮掩的文旅、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神木摆脱“煤城”固有印象,实现城市形象更新的产业富矿。
资源型城市的神木探索
煤越挖越少,文化越挖越多
一座遗址,诉说历史厚重
一方产业,带动城市发展
很多时候地域标签成了我们认识一个地方、一座县城的来源,说起神木好像它只是躺在煤炭上的没文化“暴发户”,实则这些地域标签都只是以偏概全的片面说法。
任何城市的崛起和产业发展,不是单单靠资源就能坐享其成,背后都有着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向上响应国家战略、中间承接区域发展战略,向下呼应社会需求,才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0多年峥嵘岁月,昔日的边塞小城,如今已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煤炭化工保障国家能源稳定,地方财富放大普惠福利,高端产业接轨国际市场,神木演绎了从贫困山区到世界煤都的华丽蜕变。
回望拥有年历史的石峁遗址,煤炭从来不是神木的全部,随着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县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提起神木,历史重镇、文旅新城会是它新的城市形象和对外名片。#热点引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