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火观影榆林纪录片榆中星火有感

康维荣

  早就听春元学长说,他们即将杀青一部反映母校的电影。渴望已久。幸好,前几天接到他的观影邀请,欣喜之下,接连观赏了两遍,感触颇多。就从影片片名谈起吧。

  走进影院坐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体“榆中星火”四个大字,既觉熟悉亲切,又感新鲜震撼,好贴切的名称!谁都知道毛主席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家查了“百度”:“星火”一词最早出自《书经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逯钦之校注:“星火,火星。”星火也泛指天上的星星。唐代薛能的洛下寓怀诗:“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这里指地上的小火。张鸿在年出版的《续孽海花》第57回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词语。

     年,毛泽东以此作为他年写的一封信的题目。

  编剧将“星火”一词嵌入片名,观众一看,就会联想到井冈山的火炬、延安窑洞的灯光,不由得会心生一种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感。“星火”虽小,但它是新生事物,能量无限。它具有蓄势待发、激情四溢、辐射燎原的动态感。我猜想,用这作片名,既寓意榆中先贤灿若天上的星星,又揭示“陕北革命摇篮”榆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仅从片名看,编剧的深思熟虑、独具匠心和细腻笔触、深厚学识亦是令人称奇的。

  “星火”,是影片的叙事主题。“星火”,指先贤的革命活动。影片一步步展开,一层层递进,真实地再现了榆中当年那段红色校史,刻画了榆中革命先贤们的群体形象,演绎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影片主题鲜明突出,选景真址实物,方言地道好懂,叙事顺畅自然,情节安排紧凑,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没有一丝拖泥带水。可以看出编导用心良苦、技艺不凡。“没想到史实片还好看着了!”这是观众的评价。

  这“星火”,是影片的脉络主线。“星火”,不是一般的火,它是“圣火”,马克思主义之火。来源于年前狂风暴雨中的北大红楼,来源于黑幕笼罩着的天安门广场,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播火于持“教育救国”主张的榆中校长杜斌丞和他聘来的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呼延震东及新文化人物王森然、民主进步人士李鼎铭等。就是这样一批革命先贤、仁人志士,把这“星火”传播给了榆中学生。影片中听到他们在课堂上那震聋发聩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声音,看到他们办各种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景,好似自己也置身于当时榆中的星火岁月。

  这“星火”是理想之火、信仰之火、革命之火,它锻造了学生的素养,启迪了学生的心灵,照亮了学生的人生道路!

  这“星火”,是榆中精神的写照。那时的榆林中学,杜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党团组织的创建提供了方便。他不仅聘请共产党员来校任教,而且身体力行,向师生全面介绍“五四”运动,支持学生组成宣讲团进行爱国主义宣传。他任职时创办的平民学校,制定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和校歌,还有时任榆林学监的崔焕九先生题写的“力挽狂澜”并刻石于红石峡东崖壁上,无不体现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革命精神。教师能抛开“仁义道德”,让马克思主义以白话形式走进课堂。学生可以不读“三纲五常”,自由成立进步团体,讨论国是,抨击时弊,追求真理……这不仅在闭塞落后的陕北高原,就是在北京、西安也很少见。

  有诗曰:“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觉醒的榆中师生人人胸中有一团燃烧的火,时时想着“砥柱中流、匡时救国”,其精神是何等意气风发!何等雄壮豪迈!

下面是刘志丹的两首诗:登镇北台年

红石峡急流直下,

镇北台狂风高旋。

看着长城的内外破碎,

重新收拾有待吾辈。

爱国歌年

黄河两岸,长城内外,

炎黄子孙再不能等待。

挽弓持戈,驰骋疆场,

快,内惩国贼,外抗强权,

救我中华万万年。

下面是榆中校歌(年版)

共和肇建真理昌 神农胄胤衍羲皇 衽席同登出水火

学生责任不寻常 一瞬韶华休虚掷 几年灯火伴寒窗

拼将铁肩担道义 奋起匡时姓字香 欧风美雨正猖狂

砥柱中流莫彷徨 齐努力共主张啊 巩固鸿基万载长

  这诗与这歌的抱负与志向何其相似乃尔!“天若有情天亦老”,读了这些诗,听了这首歌,看了这部电影,怎不使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

  榆中学生在魏野畴、李子洲和其他革命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下,涌现出刘志丹、谢子长、杜润滋、阎揆要、曹力如等一大批思想进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生骨干。他们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锻炼成长为陕北党、团组织和红军的领导者、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榆林中学,也成为陕北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被誉为“陕北革命的摇篮”。

  这“星火”燎原,早已彪炳史册。李子洲带着“榆中星火”,履新陕西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建立了陕北最早的党组织,创建了“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年呼延震东带着“榆中星火”,履新陕西省立延安第四中学校长;榆中学子乔钟灵带着“榆中星火”,到神木县南乡重建贾家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榆中学子刘志丹的入党介绍人汤中甫带着“榆中星火”,担任三边公学校长;年冬天,榆中学子霍世杰带着“榆中星火”,冒着严寒南下广州,在毛泽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刘志丹等99名榆中学子带着“榆中星火”,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年来,榆中学子刘志丹、谢子长等榆中学子带着“榆中星火”,先后领导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安徽阜阳暴动、河南南阳暴动,据不完全统计,榆中学子有70多人为革命捐躯,榆中杰出校友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刘志丹、谢子长带着“榆中星火”,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年,随中央红军长征的榆中学子张德生、贾拓夫带着“榆中星火”,导引中央红军从定边县入陕终于找到落脚点;年9月20日,榆中学子曹又参等带着“榆中星火”,领导安边起义;年10月,榆中学子胡景铎等带着“榆中星火”,领导横山起义,拔除了国民党在榆林以南的各个顽固据点,扩大和巩固了解放军的北线阵地,使榆林孤城处于被围困之中,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粉碎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年6月1日榆林和平解放,榆中学子曹力如带着“榆中星火”,以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走在榆林古城入城式队伍的最前列……

  “榆中星火”,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焕发出神奇的魔力,创建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陕北13年的战斗生活,为迎接“新中国的曙光”'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我是榆林中学高六八届学生,我由衷地为学校的光辉历史而自豪!

  影片《榆中星火》的上映,是我市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它不仅为榆林中学的校史添加了全新的电教片,同时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一部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此,我们感谢市委和教育局主导推出这部片子,特别感谢该片的编剧、导演李春元和何志铭等先生的心血佳作,感谢全体主创演出人员的辛勤付出!我深信,《榆中星火》一定会火起来的!

年12月10日于榆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