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第五集邦国时代
主要讲述:各邦国即初始国家的兴衰过程,为讲述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朝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主要内容:
一、探寻造成几大辉煌的地方文明突然衰落的原因
二、探寻中原地区为何能存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文明核心的深层原因
知识点:①史前年左右三大集团有华夏集团(黄河中游及临近地区)、苗蛮集团(长江中游地区)、东夷集团(以泰山为中心的地区),这一时期开启了邦国时代,以文明和战争为纽带,众邦国由多元走向多元一体。
②重点介绍了陶寺遗址(可能是尧舜古都所在,因外族入侵与内斗而衰)、石峁遗址(可能是黄帝或后代居驿所在,因气候骤降南迁而衰)、良渚遗址(因气候骤升洪水而衰)和二里头遗址。二里头城是当时的“国上之国”,代表广域王权国家。
③各邦国呈繁星点点直至夏朝出现而向月明星稀转变;
④中国一词源于陶寺,表示中城之都、中土之国;
⑤上古时代的龙山时代,又称三皇五帝时代,五帝一般认为黄帝、频顼、帝誉、尧、舜。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2年前后,整个中华大地进入了万邦林立,城堡四起,争奇斗艳的邦国时代。那时众邦国正处于从多元发展转向多元一体的进程之中。
一、石家河文化
地点:湖北省天门市
时间:距今约年到年
考古发现: ①发现一批跟祭祀有关的大量东西已被破坏的台基遗址
②发现陶器和规模多达五十余处的遗址群
③发现南北有米长,墙高有6米到8米的石家河古城的西城墙
④规模达一百二十万平方米的石家河中心聚落,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包括手工作坊区,居民生活区,祭祀区和墓葬区等。
⑤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聚落人口换算,城内约居住着三万至五万人。
⑥遗址发现铜块、玉器,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⑦这一时期石家河聚落已成为江汉平原的统治中心
⑧出土的一个图案里面有钺,表明这一时期有军事首领或者相当于王这样的人物存在
⑨玉人头,玉虎头,玉鹰和玉蝉。玉器制作技术已采用切割、雕琢、钻孔和抛光等工艺,工序相当复杂。这类玉器大多出土于成人瓮棺之中,显示石家河先民具有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
⑩中后期的文化特征与于中原地区文化更加相像,说明有文化的植入
衰落原因:发掘出的玉器牙璋是北方礼器,是夏民族的标志物,由此推测中原文化南下最终导致石家河文化的消亡。
二、陶寺遗址
地点:山西襄汾县陶寺村
时间:距今年左右
考古发现: ①出土红铜铃,标志着金石之声时代的即将来临。
②出土一只残破的泥质灰陶扁壶,在其正面和后面分别有两个朱红符号,其中正面的符号很像甲骨文中的“文”字,认为是与唐尧或夏禹有关的文字。
③年出土彩绘陶簋,彩绘大陶盆,玉兽面,大厨刀以及玉圭,玉琮,玉璧和彩绘陶壶等王者之器,再次说明存在着国王级别的高级墓葬
④陶寺城址的规模庞大,达万平方米,城墙牢固,府库充盈,人口数以万计。宫殿区、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上层贵族拥有大量财富,而绝大多数普通居民却仍一贫如洗,社会显著的阶层分化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⑤在陶寺城中期大城东南发现大型古观象台。古人透过柱与柱之间的11道缝隙观测正东方向塔儿山日出的上切与下切,以确定当时的20个节令历法。观象台遗址比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近五百年。
⑥发现圭表,圭尺上边有刻度更重要,放在王墓中,由王控制,立表在天文官的墓当中随葬,由天文官来掌握。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⑦古观象台和圭表的发现再次表明,陶寺遗址很有可能是帝尧古都之所在
⑧圭尺除了它的天文历法的意义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地中标准的标出,体现出一个国家的都城所占有的地中的位置,来体现君权神授的正统地位和正统思想。”
⑨都城定在地中,将自己的国家放在中土,所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就是中国这个概念最初的缘起。陶寺圭表的发现,从考古实物上证明最初中国的概念是在陶寺文化时期形成的
衰落原因:公元前2年前后,陶寺都邑发生了外族入侵和内部的暴力革命。乱世者,毁宫殿,扒城墙,挖祖坟,原来的宫殿区这时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
一条倾倒石器骨器废料的大沟里,三十多个人的头骨杂乱重叠,以青年男性为多,头骨多被砍切。散乱的人骨有40到50个个体,与兽骨混杂在一起。发现凸底的石峁陶鬲说明了破坏陶寺中期宫城的入侵者。
三、石峁遗址
地点:陕西神木县石峁村
时间:距今年左右,
考古发现:①年,勘探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发现有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棺墓、瓮棺墓等,面积万平方米,是中国史前规模最大的城址。有国内专家直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它独特的考古价值。
②、年出土的壁画,后面有明显草筋,说明其原来是沾附在墙体上面的彩绘图案。壁画以白灰面为底,以红、黄、黑、橙等颜色绘出几何形图案,这是龙山时期遗址中发现壁画数量最多的一次。
③与其他区域惯常所建的土遗址不同,石峁古城的整体建筑为石砌城址。据推算,这座10公里长,2.5米宽,数米高的石头城完全可容纳四万多人的居住和生活。能建造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表明这一时期已经有等级的观念,财富也有了分化
④发现一只眼睛的小玉人。高45厘米的玉雕双面人头像,两面都刻着一只橄榄形的大眼睛,鹰钩鼻,微开着的嘴,脑后突出的一只耳朵和头顶的椭圆发髻。
⑤根据石峁遗址年代特征,并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认定,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年代几乎是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二者之间至少有三百年的共存期。
⑥石峁遗址尽管其城址规模大于陶寺遗址,但未发现具有王者身份象征的器物,这说明该聚落或该邦国当时的社会地位或许略低于陶寺。
⑦石峁城址很可能是皇帝或其后人的居驿。
⑧大量燧石制的箭头,其威力可以把人的脊椎骨射穿。
衰落原因:公元前年前后进入降温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粮食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人口大量减少并发生大规模迁移。石峁遗址处于农牧交错带上,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要明显剧烈,因此石峁遗址的衰亡应该和当地的环境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四、余杭良渚文化
地点:浙江省杭州城北的良渚镇
时间:距今到年
考古发现: ①信巫鬼,巫术非常浓厚的,重视神人的沟通
②良渚文化集体的武力强大。
③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点,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
④出土的玉器,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其中有大量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
⑤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高峰,许多花纹只有0.1毫米宽,像头发丝那么细。
⑥良渚文化是完全可以和埃及文明、两河文明中的一个国家的文明来对比。
衰落原因: 观点1过度开发资源,把社会的宝贵财富过度用在毫无实用价值的玉器生产上面,玉矿的衰竭导致良渚文明的衰落,最终诱发社会崩溃
观点2多年前,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致使沿海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浸,突然爆发的洪水或海啸淹没了千余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邦国毁于一旦。现今良渚文化遗址上还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至今还深深埋在太湖湖底。
五、二里头遗址
地点:河南偃师二里头
时间: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考古发现:①曾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
②二里头文化是一种广域王权国家,可以掌控广大区域的王权比较兴盛的一个国家。
③陶寺、石峁、良渚属于初始国家(满天星斗),二里头发展为国上之国(月明星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包括偃师在内的洛阳平原,称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
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开始从多元无序经过百川归海走向多元一体。一个中国之前的中国已经逐渐清晰了起来。
#8月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