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城村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

“那边那几眼是我爷爷那时候住的,那边是我们老大家的,这儿是我们家,我们家今年过来新修了几间房,现在有四眼窑,六间房。”杨保雄点了一根烟,给我们指着他们居住着的窑洞。

杨保雄是杨城村的村民,今年59岁,是村里的“年轻人”,他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杨城村。

窑洞/杨城村

杨城村位于神木市区北15公里处,因杨家城在此而得名,属店塔镇所辖行政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于年4月由原杨城村和连家峁两行政村合并为杨城村,占地面积约43平方公里。

杨城村有户,口人,全村92%的村民在外务工,现在村里仅剩下十几户老人,人数不超过30人。

老人/杨城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杨城村属于永兴公社管辖,当时是公社最大的村,那时的人气多么的旺盛,农耕场景是多么的火热。祖祖辈辈生活在杨城村的农民们,曾经历过大集体时七八十号人一起劳动的盛大场面,也曾经历过包产到户全家老少辛勤耕耘的苦干情景。

工分本/杨城村

杨保雄13岁的时候就在公社里挣工分了,那时候他年纪尚小,只能挣一分半的工分,14岁的时候就开始挣三分的工分了,等到15岁他能干力气又大,拿上了和大人们一样的工分,十分。对村子里的农具几乎是如数家珍。村里的老人大多都是这么过来的。

杨保雄的爷爷曾经在神木县城里当个不大的官,但是还是辞职回家种地,说:“当个乡长不如掏个坡坡。”农耕是深藏于人们心里的,凭借着吃苦能干,爷爷在杨城村安了家,扎了根。杨保雄家里的农具,村里随处可见的石磨,都证明着这个村庄与耕地千丝万缕的联系,农耕文明的痕迹在这个村庄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种/杨城村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在中国的大地上,万年前就有了原始人类的活动,距今1万至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从采集果实、捕鱼狩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驯养禽畜、纺织作衣,又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百折不挠,不断地去适应、发现、利用,农耕文明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门窗/杨城村

人类开始了农耕时代,农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我们的祖先都在用什么来耕种呢?来杨城村里看看吧。

01.

梿枷

梿枷是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可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梿枷到现在已经应用了有十几个世纪,可算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农具。

02.

铡刀

铡刀由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般是用榆木),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此刀的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铡刀是专门给牲畜铡草料的,一人把草料平铺到木铡板上,另一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地切断了。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3.

板车

板车在以前农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很多农业生产离不开板车。最初板车是用人拉后来用牲畜拉板车,杨城村的板车一般都是用骡子来拉车。

04.

碓臼

碓臼,是杨城村村民常用的生活用品。在生活用具中,碓臼是最简单耐用的东西。它分碓窝和碓锥两部分。碓窝是在一块方形的大青石中间由石匠雕凿出的一个圆窝,有40厘米来深,上粗下细,非常光滑;碓锥是由一坨长形青石所制,也是上粗下细,下端非常光滑,其整个要比窝小一圈,为的是舂东西时不碰手。碓窝凿有若干斜凹槽,碓锥凿有若干斜凸槽,以便提高功效。碓臼的功用一般是用来舂数量不大的糙米、杂粮、米粉和面粉,有些地区还兼带着打糍粑。

村里有个歇后语,叫做顶起碓窝子玩把戏——人吃了亏戏不好看,确实形象。一只碓窝估计有两三百斤,一个人别说顶,就是想提起来都不容易,想用它来玩把戏,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05.

石磨

石磨是把麦、豆、高粱等粮食加工成面粉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扇组成,分为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两扇磨的接触面有一个空膛,叫做磨膛。同时,接触面上凿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上扇有一个或两个磨眼,供下粮使用。在下扇中间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结合,立轴插入空套中,用这种方式将上扇连接在一起,防止上扇在运转过程中移位。在没有机械磨面的时候,石磨承担着这一重任。杨城村的村民在种地的时候也会挖出宋代的石磨,较为小巧,跟现代石磨没有很大区别。

06.

耙子

也叫抓耙、钉耙,有铁耙和木耙。铁耙由木把和钯头组成,钯头有一排整齐排列的锥形铁齿和一个半圆形铁圈。木耙就是把耙头换成了木质的。耙子常用于耙土、耙草、耙堆肥、平整菜园等,杨城村里几乎每户都有一把。

07.

扁担

扁担是放在肩上挑、抬东西或者担水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扁担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用具之一,尤其在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依旧是搬运货物的便捷有效的工具。

08.

锄头

锄头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也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时以两手握柄,做回转冲击运动。其构造、形状、重量等,依地方土质而异。

09.

筐子

村民出门下地或是赶集买东西,都背一个筐子,东西放在筐里,虽有某些不便,却能装很多东西,背起来也相对省力,盛行于农村,一些偏远地区还在使用。

10.

盛器:瓮、罐、缸、杯

缸和瓮常用来装水或者其他液体。罐子可以用来盛放油、豆子等。还有村民在耕地的时候发现的不知什么时代的小酒杯。

以上只是杨城村无数农具中的一小部分,杨城村在历史上处于农耕文化区域,生活在这里的人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前杨城村村民的生产资料都集中在土地上,生活都在村里,生产和生活在一起完成,不受外部信息的干扰,自给自足,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如果不是遇到天灾或者战争侵袭是不需要迁移到别的地方生活的。

杨城村是一个自循环的生态系统,产业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额外的去向外寻找解决路径,这就决定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是安土的,就地的,生活化的。因为安土重迁,所以周边聚集的都是熟人,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大家都很熟悉彼此的生活,这是农耕社会的特性,杨城村也成为了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杨城村还留存着这样的习惯,高俊女今年74岁,身体还很硬朗,一个人担着两桶水轻而易举。她对村里剩下的十几户人,十分熟悉,甚至可以说出每户剩下几个人,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相当清楚。高俊女和马良英聊天说起村里的事儿,谁家的儿子在哪里上班,谁家孙子孙女上几年级了,都一清二楚,这样的村子里没有秘密,一切几乎都是透明的。

74岁的高俊女老人正在担水

那杨城村里还有人种地吗?有的,能干得动的老年人都还在种地,种得并不多,也不期盼能够丰收,靠农业来谋生的村民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像植物一样扎根在杨城村,根系向村里的各个角落伸展,摸熟了村里每个人的生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种感觉是熟悉又温暖的。

农耕文明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圈,是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定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于这样一个小社会来说是画蛇添足,当然过去农耕是没有大机器的,是很难实现量产的,正因为如此农耕才保留了“温度”这个维度的内容。

杨城村已经被开发了,开始向城镇化大步迈进,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居住的大多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种几亩地,喂几头猪、几只鸡,开发以后交通便利了许多,吃水也方便,还有休闲娱乐设施。

白增学是杨城村的村民,平时他喜欢在村子里走走看看,感受村里发生的变化,村子的发展也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村里没人住的窑洞张开黑色的大口看着外面的世界,院子里草木丛生,很多田地都抛荒了,荒芜的田地里长着齐人高的杂草,也有几块田地里有爷爷奶奶在耕作,无声无息地伏在瘦瘠的土地上,动作迟缓,仿佛土地上活着的伤疤。

但是先祖为了生活离开平原进山,开荒种地为了谋生,后代为了生活出山,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何尝不是追思先祖筚路蓝缕之志,追寻先祖的农耕精神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