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第一将门折家将14任府州知府,抗辽抗

俗语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国古代,有着“将门出将”的传统,几代为将,数世统军,这样的家族便称为“将门世家”。

秦汉时期,王氏三代为名将(王翦、王贲、王离),蒙氏两代为名将(蒙骜、蒙恬、蒙毅),李氏将门出名的有李信、李广、李蔡、李当户、李陵。

三国时有陆逊和陆抗父子,隋唐时有韩擒虎、薛仁贵等将门。

即便到了北宋时期,“重文轻武”,但“世为将家”仍很普遍。我小时候,除了听过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外,还看过《呼家将》、《狄家将》。

小时候没读过历史,也就任由说书人忽悠。现在读了点史书,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这三家“将门”和“折家将”相比弱爆了,人家“折家将”才是宋代第一“将门”。

世袭镇守府州

折家将是北宋流传最久的将门家族,从唐末五代兴起,历北宋一朝,镇守府州二百年,共出了4任永安军节度使、14任府州知州。

折氏源自党项族(一说源自鲜卑折倔氏,一说源自沙陀),是党项大姓,其实力仅次于后来建立西夏的拓跋氏(李氏)。

折氏世代尚武,第一代领袖折宗本在唐末战乱中崛起,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

折宗本死后,他的儿子折嗣轮任麟州(现陕西省神木县)刺史,后来归附了晋王李克用。

折氏家族的盘踞地府州,就是当今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位于晋、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虽然地域不大,但自古是边塞险隘,易守难攻。正是基于此,在后唐时,沿河五镇的府谷镇升格为府谷县,一年后又升为府州。

折嗣轮的儿子折从阮,是折家发达的关键人物。折从阮初为河东牙将,领府州副使,不久再授府州刺史。

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奉送契丹,府州也落入了契丹之手。为了控制府州,契丹命令他们充填辽东。折从阮抗拒强迁,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他在内无援助、外有辽兵压境之际,据险自守,居然使得府州没有落入契丹人囊中。石敬瑭死后,其子石重贵不甘心听命契丹,折从阮奉命北征,他连下十寨,占领胜州,此后契丹和折氏成为世仇。

后汉时,府州升为永安军,折从阮任节度使兼领“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后周时,折从阮被加封为同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成为后周显贵。

折宗本、折嗣轮、折从阮三代人奠定了折家世袭府州的基础。

折家归附北周后,也将自己推向了险地。府州和契丹、北汉交界,和中原的通道又被自己的宿敌党项李氏切断,折家处在契丹、北汉、夏州三大势力的包围之中。

在严酷的考验中,折从阮的儿子折德扆迅速成长起来。

年,北汉大举进攻府州。35岁的折德扆率众英勇迎战,消灭北汉军两千人,还乘胜渡过黄河,占领岢岚军(今山西岢岚县)。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折德扆即归附大宋。年,折德扆率兵主动进攻北汉,斩首级,占领沙谷砦。第二年,他进京面圣,赵匡胤给予了优厚赏赐,并允许折氏可世袭府州知府,事实上这等于确立了折氏近乎藩镇的地位。

这在坚决抵制藩镇割据的宋朝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了折氏一族对于宋朝的重要性。

此后府州知府都由折家子弟担任,直到北宋灭亡。如果从折从阮算起,共7世14人。

折杨联姻

《杨家将》中有百岁挂帅的佘太君佘赛花,这佘赛花其实是折德扆之女折赛花。

五代后汉初,杨业之父杨信任麟州刺史,此时折德扆是府州团练使。两州相邻,都是河东路重镇。折德扆将女儿折赛花许配给了杨信长子杨业,折杨结为亲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力。

北周代汉后,两家却投附了不同的山头,麟州杨家选择了北汉刘崇,府州折家选择了北周郭威。入宋之后,两家才同归一主。但在宋朝厉行削藩的政策下,杨家已不能专麟州之土了。

杨业和折赛花共育有七子,最有名的是“杨六郎”杨延昭(本名延朗),宋人的著作提到杨业之子时大多只提杨延昭。

杨业父子在宋初对辽的战争中屡败辽军,杨业后来战死,乃潘美见死不救所致。折赛花上书宋太宗申诉杨业死因,宋太宗处分监军王侁削职为民,潘美则连降三级。

杨延昭的儿子即是杨文广,而非评书中的杨宗保,他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杨家将门只传了三代,此后再无将才出现。不过杨业的玄孙杨贵迁过继给播州杨氏,杨家将后人统治了遵义多年,这是无心栽花之喜。万历三大征之播州之役,终结杨家将后人对遵义多年的世袭统治

和杨家将相比,折家十代为将,而且名将辈出,绝对是宋朝第一将门世家。当时名震一时的名将有:折从阮、折德扆、折御勋、折御卿、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折克行、折克存、折可适、折彦质。

折氏“功在朝廷,名在四夷”,和杨家将相比,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御契丹西防西夏

折氏家族在其承袭府州的多年间,先后帮助后周、北宋灭了北汉政权,东御契丹,西防西夏,是北宋王朝西北的坚固屏障。

折德扆的儿子折御卿知府州时才19岁,21岁时就在平北汉一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年,辽兵三路伐宋,折御卿在新泽寨击败西路军,“斩首七百级,擒酋长百余人,获兵器羊马万计”。

年,辽大将韩德威纠结党项的十六个部落,率领两万大军攻击府州。折御卿在子河汊伏击,“斩首五千级,获马千匹,契丹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死者二十余人,擒其吐浑一人,”“契丹军死者十六七…德威仅以身免”。

几个月后,折御卿身患重病,韩德威得知后,卷土重来,以雪子河汊之耻。没想到折御卿竟带病出征,闻听此讯,上万辽兵望风而逃。

会疾甚,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

这是《宋史》中的一段记载,其忠肝义胆,让人钦佩。第二天他就死在军中,年仅38岁。

折氏父子兄弟前赴后继,舍身许国。折御卿之子折惟昌抱病出征,属下劝他休息,他回答道:“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国事,分也!”顶着风沙行军,死于道中,年仅37岁。

折惟昌的弟弟折惟信、族叔折海超都是战死在疆场。

“檀渊之盟”后,辽宋进入了和平时期。而西北的李元昊自从建立大夏国后,不断侵扰北宋,守卫西北边疆的折氏自然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

折氏家族的业绩,首推抗击西夏,终北宋一代,折氏在和西夏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涌现出了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等一批优秀将领。

折继闵神道碑

折克行被西夏人称为“折家父”,“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

折可适是折克行的族侄,属于府州折氏的分支岢岚折氏,他曾率军直捣西夏国母梁太后率领的中军大帐,亦曾于天都山一战中活捉西夏天都山统军司两员大将及其部属三千余众。

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

折氏的败落折氏最后一任府州知府是折可求。金军入侵中原时,他两次率兵勤王,结果都被金兵击败。靖康之变后,孤悬西北的府州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折可求献麟州、府州、丰州,向金人投降。

北宋一代,折氏满门英烈,精忠报国,最终却以投降谢幕,让人唏嘘不已。

年,折可求被金人毒死。随后西夏人占领了府州,他们扒开折氏祖坟,挫骨扬灰。

从此以后,折氏逐渐衰弱下去,再也没有出过出类拔萃的人物。

现在府谷、神木、榆林、米脂等地都有折姓居民,他们都是府州折氏的后裔。而山西岢岚县有佘、摄两姓,都是“折”的同音改字,应该也是府州折氏的传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