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榆林城的功能演变从军事重镇向行政城

北京看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东周末期,北方边塞地区多植树木作为防御用的围栅。秦统一中国后,在河套地区栽种了大量的榆树,因此地水土利于榆树生长,故后续历代皆沿袭榆树的种植,今天的榆林也因此得名。

榆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由一个边塞据点逐步发展成为军事重镇,再到后来成为综合性的商贸枢纽,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来有着“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在这些演变的背后,究竟是由怎样的因素推动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本篇从榆林的历史开始追溯,并着重谈谈清代榆林城的功能及城市演变。

一.榆林城概述

1.地理状况

要追溯一座城市的发展,了解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河几字形顶端的河套地区,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南面延展开来是广阔的黄土高坡,北面则是鄂尔多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高原,用传统的说法概括其位置就是“北瞰河套、南蔽三秦”。

向东,可凭黄河与三晋大地相望;向西穿宁、甘二省地界,则可直出河西走廊,系陕、甘、宁、蒙、晋五地的枢纽。由于我国古代有好几个朝代都在长安周边定都,因此地处秦地北端的榆林地区就成了拱卫都城的北方屏障。对于明代的北京城而言,这里也是拱卫首都的西北边陲重镇。

2.历史沿革

了解榆林的地理位置后,再来看看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这里就是游牧民族鬼方的领地,接着又先后被严犹、翟人等部落占据。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出兵驱逐了河套地区的翟人,使得汉民族的势力拓展到这一地区。

秦朝大将蒙恬在此驻兵抵御匈奴,并修筑长城。年发现的榆林秦长城遗址由东北向西南斜穿过榆阳区地境。在秦汉时期,该地区属上郡。三国至晋,此地为羌胡所据。到了东晋时,匈奴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榆林靖边县)建立大夏国。后北魏灭大夏,改此地为夏州。

隋时在这里筑起长城,此地成为隋长城的要塞,直到南宋时始为金人所有,到元代归属于延安路。明成祖迁都北京,于明永乐六年在建立了榆林寨,榆林之名首见史册。到了明成化年间,榆林寨升级为榆林卫。发展至清雍正年间,再升级为榆林府,至此一个地级的大城市形成。

二.战略要冲的军事要塞

1.地缘政治催生出的军事要塞

从地理位置看,榆林是长安城和北京城以及中原地区的屏障;从历史沿革看,榆林是长城体系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处于胡汉地界,为各族轮交替控制。在汉民族统治时期,北方边境频繁受到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吐蕃、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袭扰。因此该城起到了对外抵御入侵,对内巩固政权的军事作用。

而明永乐迁都北京后,出于国防的考虑,在重要的边塞尤其是北部地区加强了防御体系。榆林从村庄到城寨到卫城再到城,逐步定位为边防重镇。清入主中原后,北方的蒙古贵族势力表面上称臣,但实则觊觎草原霸主的位置,以噶尔丹为首的部族到处兼并其他部落,并伺机侵入西北边陲。

从皇太极至乾隆,历朝都有对西北用兵。说到用兵,不仅仅是军队的派遣和调动,粮草辎重等后勤补给的转运顺畅程度是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而地处西北战略要冲的榆林,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和辅助保障的功能。

2.坚固的堡垒

明代榆林卫建立后,榆林古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修建,史称“三拓榆阳”。经此修拓,榆林的城墙高度甚至超过北京城。现存的榆林古城墙体用黄土夯实,外侧包以青砖,城高三丈六尺,基宽五丈,顶宽三丈。虽经历多年的锋火洗礼和风霜侵蚀,仍大致保持基本形态。

当年李自成的义军破郏县入潼关可谓势如破竹,攻下西安城也就用了一天时间,但唯独面对榆林城,却前后打了两次才拿下,而且第二次以绝对优势兵力攻城,还用了12天才破城。

清康熙14年,周世民率反清部队围攻榆林城,遭到了城内军民顽强的抵抗,连续进攻3个月,无功而返。康熙听闻此事,赐书“两守孤城,千秋忠勇”,以示对榆林军民两次守城壮举的嘉奖。由此可见榆林城是何等的坚固雄伟,不愧为塞北最重要的堡垒。

三.由堡垒向综合城镇过渡

1.因驻军所衍生的配套发展

既然榆林历代皆是军事重镇,那么历届执政者都会在那里安排驻军。当年康熙亲征噶尔丹,雍正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以及乾隆出兵准噶尔都有从川陕两地调兵。作为西北重要据点的榆林必然会驻军,以确保境内沿途驿道通畅,协助过往军队及物资的顺利输送。据地方志榆林城定额军粮的消耗来看,在康熙年间,此处驻军不下千人。

有驻军,就得有生活物资的供给,而在这些物资中水源和粮食是首要的。普惠泉、清水川以及榆溪河为榆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尤其是榆溪河,贯穿榆林整个城区,在汇入无定河后,最终流入黄河。

有了水源,发展农业就有基本保障,也为日后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屯田制几乎是边境驻军的标配,榆林也存在这样的军田和应征耕作的民众。榆溪河从榆林庄西部顺山势而下,流经地区既有平坦地势,又有发育完整的河谷地段,且土壤肥沃。对榆林城的生产、生活非常有利。

但榆林境内的河流受黄土高原地势和气候的影响,支流密集,水位偏低,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从而制约着这一带的农业发展。随着榆林城的不断扩容,当地所产的粮食已不足以维持该城市的需求。于是榆林城的粮草供应开始从外地沿黄河靠运输进行供给。

2.道路交通

随着清朝将蒙古纳入版图,西北地区逐步得到平靖,榆林地区边防要塞的功能也渐渐转变。虽然地处沟壑黄纵横的土高原以及沙漠草原之间,交通实为不便,但作为军事重镇,明清时期对周边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使其成为南北经济流通的重要中转地。榆林对外的交通路线分水、陆两种。

陆路向东方通过神木、府谷进入山西保德、河曲,或由绥德经过吕梁直达汾阳;向南方则由榆林经米脂、绥德、延安直至西安;榆林往西方走靖边、定边至宁夏;而北方可通往包头、伊盟乌审、鄂托克。

此外,榆林境内还有大小52条河流汇入黄河。水路运输主要航道是黄河,沿陕、晋两省间的黄河水道,由府谷可行至壶口。府谷、吴堡的水道最为繁忙,吴堡的宋家川,府谷的杨家川都是当年有名的转运渡口,很多商旅从这里出发,经过山西,再往返于黄河下游。

3.商贸发展

有了交通的支持,榆林的商贸经济就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古代的榆林不但是军事重地,也是边疆贸易的中心。但在明朝时期,受北部边境局势影响,与外族的商品贸易在指定场所进行互市,交易方式一般以物易物为主,而且交易时间也会受到周边局势的发展限制,如遇交战,贸易则无法进行。

《仰仗天威疏》记载:明隆庆时榆林蒙汉互市规定“每年三月许开市一次,预期广召商贩多置货物,大行开市十日,如市完之后即各安生,理不再许纵容部落叩边求市,违者传令加罚。”

随着清朝统一塞北并稳定这一地区的局势,汉人也可以到长城以北地带租种蒙古土地,榆林在劳力输出的同时,商业的经营规模、范围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贸易地点覆盖榆林各州县,商人不局限于本区经营,还在山西、京津、甘肃一带活动,并拓展到蒙、伊各旗。举个例子,伊克昭盟各旗几乎到处有打着神木县经商字号的商贩。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交流日益加深。

到了乾隆年间,朝廷放开了榆林等地的食盐专卖,蒙古的鄂尔多斯盐碱可以通过这里销售到内地,榆林成为行销蒙古、伊盟盐碱的中心。西北地区的畜牧产品、土特产与东南地区的生活用品也在此处汇聚、买卖再转运到全国各地。

到了清末,有些商品还经榆林运往天津港出口到国外。频繁的贸易活动所营造的良好商业氛围吸引着晋商为主的北方商人来此经商,使得榆林商贸更加繁盛。今天走在榆林城的街道上,那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依旧楼阁相望,衙署相连,当年那个车水马龙的热闹街市延续至今。

三、结语

榆林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作为军事据点而存在,由于处于胡汉相交的地界,汉人与游牧民交替据有此地,所以战争、战备一直是这里的常态。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榆林城在军事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到了明清时期已是雄立一方的重镇。

伴随着清朝在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大局的确立,榆林的城的军事作用渐渐被商贸功能所取代。南北货物以榆林城为中心汇集,向蒙古和山西两个主要方向辐射,东至天津,南至关中,西至甘、宁。同时以陆路为主,水路为辅的交通网构建了商业往来的脉络,让这座曾经烽火连天的古城焕发商机。

参考文献

1、《明清榆林边商贸易探析》

2、《明清时期榆林城是如何兴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