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呼家将折家将,为什么北宋有如此

北京专治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5/8593378.html

我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一直有一个场景印刻在我记忆中。那年我应该还不到六岁,属于学龄前儿童。这一年的冬天,大雪封门,作为一名戏剧票友的外公,将戏剧舞台上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一点点娓娓道来。杨令公怒撞李陵碑的壮烈,杨门六子战死沙场的悲壮,杨宗保与穆桂英曲折的爱情。这些故事在那时听来,是格外的有趣。

很多年后,我成家立业了,老婆曾经问我,你为什么对历史有着特殊的偏爱。这个问题让我一时语塞,沉吟片刻后,我想到了那一天外公给我讲故事的情景。也许就是在一天,外公的故事就已经在我幼小而又充满好奇的心里,种下了对未来的偏爱。

很遗憾后来没有从事与历史相关的职业,但是我仍然在试图了解历史,但杨家将的故事却给我留下一个很大的疑惑。除了杨家将,在北宋的一百六十余年历史中,还相继出现了呼家将、折家将、种家将、姚家将等等,带有浓厚家族式背景的地方武装集团。这些所谓的“将门”一股脑全部扎堆出现在北宋,虽然他们的故事中有真实的、有虚构的。但他们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个时候一个疑问逐渐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什么北宋会出现如此多的“将门”?而在北宋重文轻武的环境下,这些将门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带着这种疑问,我有了这篇对自己解惑的文章。

京剧杨家将

北宋的将门现象,并非是个孤例,早在北宋以前就已经长期存在,只不过到了北宋,这种情况更盛。在历代的演变中,将门现象成为影响历代军队的一大传统。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早年曾对其父曰:“文(孟尝君名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先秦时期,秦国的王氏三世为名将(王翦、王贲和王离),蒙氏两代为名将(蒙骜、蒙恬和蒙毅);赵国之赵氏两世为主帅(赵奢、赵括),还有乐羊、乐毅及乐乘等几世在数国统军的现象。这一时期,最突出者则莫过于楚国的项氏世将,如太史公所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

秦代以后,东汉的李氏将门、三国的陆逊家族、隋朝名将韩擒虎家族、唐朝名将薛仁贵及其子薛讷。而自中唐至五代之时,藩镇割据下的世代为将、垄断军职的现象,屡见不鲜。

到了北宋,社会结构发生大变化的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缘结构,将门现象也随之延续下来,北宋时期,“世为将家”依然为当时军中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而将门也始终在当时武将群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以及二百年长盛不衰的折(shé)家将,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将家族群体。

杨家将的核心代表人物老令公:杨业,原籍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来迁居太原)。杨业的父亲叫杨宏信,后来为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的名讳,改为杨信。

杨业

新秦这个地方地近边塞,以战射为习俗,后晋末年,契丹骑兵经常剽掠汉地居民,杨信在这一期间组织地方武装,自封麟州刺史。后汉立国后,为协防边塞,抵御契丹,麟州刺史的职位得到了后汉政府的正式任命,以杨信为首的第一代杨氏族人,正式跨入体制内,享受着麟州地区特殊津贴。完成了从底层草根到上层精英的跨越。

杨信得到麟州刺史的职位后不久,就病逝了,职位由杨业之弟杨崇训继承。从这里开始,杨信与弟弟杨崇训就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电影《忠烈杨家将》

杨崇训继承父亲的职位后,先投北汉,避北汉国主刘崇的讳,改名重训;后来重新依附后周,避恭帝柴宗训的讳,改为重勋(这名字不够折腾的)。

赵匡胤代周自立后,杨重勋继续担任麟州防御使,多次击退北汉军队的侵犯,宋朝在麟州设建宁军,宋太祖让他做节度留后(代理节度使)。杨重勋死后,其子杨君仍监麟州兵马,但杨君三十一岁便卒于麟州任所,其子年幼,不足以任麟州事,就此杨氏一族丧失了对麟州的掌控。如今陕西神木县北还有杨家村,便是杨重勋一系的后人。

再说杨业,原名杨重贵,北汉建立前后,投靠北汉皇帝刘旻(mín),赐姓名为刘继业。由于久居边塞,在与契丹人的作战中,杨业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骑兵,无论是北拒契丹、南抗宋朝,杨业的骑兵进退自如,攻守兼备,一度迁升建雄军节度使。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宋灭北汉一战,杨业殊死守城,十分骁勇。北汉皇帝刘继元已经投降了,他还举城苦战。宋太宗素知其威名,让刘继元派人去招降。杨业北面再拜,恸哭解甲,来见太宗。太宗一再抚慰,让他恢复原姓,名业,但宋人乃至辽人还有叫他杨继业的。

杨业归宋以后,宋太宗仍让其知边事,任代州知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潘美。潘杨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如后来演义中那般水火不容。在前期的御辽过程中,两个人配合得还算不错,抵御了几次辽军的进攻。“杨无敌”的名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所熟知。

潘美

但是由于赵匡胤特殊的上位经历,间接导致了宋朝对于戍边的军官,特别是军功卓著的,始终保持一种不确定的怀疑,杨业也不例外。

潘美是宋太宗的儿女亲家,二女儿嫁给了后来的宋真宗(潘美这个上层路线走得不错),所以在宋太宗的桌案上,偶尔就会收到潘美监视杨业的情报。宋太宗也不厚道,转手就把这些情报快递给杨业,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古代帝王这个平衡术玩得真是炉火纯青。

杨业收到情报后,一方面觉得皇帝对自己还不错,挺信任自己;另一方面也明白自己一直处于监视中,最好是安分守己,好好工作。最重要一点,潘杨二人从此不会再同心同德,至少两个人不会穿一条裤子,风险系数大大降低。

宋太宗大搞政治平衡术,但是一旦遇到战事,弊端马上就显现出来。雍熙北伐,潘杨分任西路军的正副统帅,攻克了寰、朔、应、云四州,但是随着宋太宗的一连串战略失误,宋军的东路军和中路军相继溃败和撤退,只剩下潘杨的西路军担负起掩护四州居民迁入内地的重任。

杨业认为辽军势盛,不可正面接战,但西路军的监军王侁(shēn)却指斥杨业怯懦,要他出雁门关正面迎敌。杨业告诉他这是必败之势,王侁讥刺他说:“君侯素号无敌,如今领精兵数万,却逗挠不前,不要是别有企图吧!”这时,主帅潘美在一旁不置可否,对王侁的主张表示默许。

杨业自知此去必定不利,但他还打算败中求胜,临行请求潘美在陈家谷口两侧埋伏强弩步兵接应,以夹击敌军。

杨业出战以后,王侁派人登高瞭望,不见契丹队伍,误以为敌人败走,欲争战功,便领兵离开谷口,潘美也随王侁一同撤离,留下杨业孤军奋战,最终被辽兵围困陈家谷,儿子杨延玉战死,杨业坠马被俘,绝食三天而亡。

郑少秋饰演的杨业

杨业共有七子,除杨延玉战死外,其余诸子并无战亡。最为人熟知的是杨延昭,也就是戏剧舞台上的杨六郎,不过据考证实际排行也不是第六,可能是长子或者次子。杨延昭继承父亲的遗志,一直在北方抵御契丹,孙子杨文广则一直在西北防御西夏。至于杨宗保则完全是艺术加工后的形象,现实中并无此人。

杨家将的故事广为传播,主要是在靖康之变,建炎南渡以后,由于北方大片国土沦入异族,杨家将抵御北方异族入侵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后,很符合当时民众的内心情绪。等到宋元易代后,宋朝彻底被北方民族灭亡,所以在元代的杂剧中,杨家将的故事更为壮烈,更能反应当时底层民众对元朝统治者的敌视心态。

戏剧舞台上杨业的妻子,是著名的佘赛花,江湖人称佘老太君,百岁还率领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而其真实的人物原型,则是北宋名将折德扆(yǐ)之女,杨业之妻折氏,这便引出北宋另一个将门世家:折家将。

郑佩佩饰演的佘赛华

折家将并没有如杨家将一样为人所熟知,他和杨家将一样同属北宋主力禁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家将属于抵御契丹的河北军,而折家将则是负责防御西夏的西军。折家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中唐时期,党项族分为实力较强的两派,一派是折氏,一派是拓跋氏,拓跋氏在后来建立了西夏国,与折氏一族成为世代死敌。

唐朝末年,四分五裂,战乱四起,这时候折氏一族的第一代领袖折宗本在战乱中崛起,号太山公,在当地颇有威望,任振武军所隶五镇都知兵马使之官、麟州刺史,后被后唐皇帝李克用封为上柱国。

折宗本死后,儿子折嗣伦继任麟州府刺史。第二代掌门人折嗣伦允文允武,外能抵御外族侵扰,保境安民,内能安定民心、经营农牧。

到了第三代折从阮,在前两代努力的基础上,折从阮成为了当时折氏家族最杰出的人物。习得一身好武艺,青年时就成为了河东节度使手下的将领,在与契丹族的长期战斗中,折从阮从一名普通军官,成长为一州之刺史。后汉时期,折从阮已经官至兵马节度使;到后周时期,折从阮被封为郑国公,成为后周的显贵。从折宗本到折嗣伦再到折从阮,折氏三代完成了一个家族的大跨越,奠定了家族世袭府州的基础。

郑佩佩饰演的佘赛华

折氏所在的麟州府,是个战略要冲,北有契丹,南有北汉。随着折氏地位的上升,引起了地处西北的党项族拓跋氏一族的不安,拓跋氏的首领李彝兴(李元昊的高祖),下令切断了折氏与中原联系的通道,使折氏孤立无援,而折氏与拓跋氏的矛盾就此引发。

折从阮之后,其子折德扆,也就是杨业的岳父,继续领麟州事。从折德扆开始,此后历代折氏子孙,世袭麟州事,抵御西夏,一直到北宋末年,第八代折氏后人,折可求,被金人胁迫,被迫降金,后被金人毒杀,折氏的辉煌时刻就此终结。

折氏一族在整个宋朝都属于一个极端特例。宋朝讲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对内的防范往往要胜于对外的防范。但由于折氏世代所居的麟州,地理位置特殊,是宋、辽与西夏三国的战略要冲。所以自折德扆入宋以来,麟州府一路的军事权力牢牢的掌握在折氏之手。麟州兵马都总管、麟府路驻泊兵马钤辖、麟府都巡检使等具有实权的军事职位,长年由折氏子弟兼领。

而且在政治上,宋太祖答应折家世镇府州之后,府州知州皆由折氏子弟充任,多是弟继兄位或者父死子继,且宋廷规定,地方知州任期一般为3年,事实上很多人往往做不到2年,而折家的知州一职却没有限制在任期限,最长的折克行做知州28年。府州知州从折从阮到折可求,共7世14人。如此,则麟府州的行政多掌握在折氏手中。

在地方经济上,宋朝中央政府给了折氏最大的让步,战时折氏可以自行支配地方财税和租入,休战时,则控制着边界贸易,除此之外还有战争的掳获,义庄、别业的收入,开垦闲田的收益以及朝廷的俸禄和赏赐。

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保证了折氏在府州的特殊地位,为其成为藩镇性质的军事集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较比杨家将,杨家将在与辽的作战中,处处受制,虽然也是世代将门,但比之折家将,则相差甚远。

而在杨、折两门之外,北宋还存在很多将门。例如,驻守西北的姚氏一族(姚兕(sì)、姚麟、姚古);驻守山西的种氏一族(种世衡、种谔、种师道);宋初名将呼延赞一门。其次还有高氏、曹氏等勋贵军事家族。这些军事家族,在北宋的军事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军事组成部分。

郑佩佩饰演的佘赛华

那么北宋为何会有如此多,特殊而又重要的将门?

其实很大程度,这一现象,来自于统治集团对武将集团的不友好和轻视而产生的;

自秦以后,文官在选任上呈现出日益制度化的趋势,如先后出现的征辟、察举、九品官人法及科举等选官制度,虽存在许多弊端,但毕竟获得制度上的保障,并且在历代的发展中逐渐完备。

而武官在选举和培养上却基本缺乏制度化,除了历代开国时的军功爵及短暂的武举制外,总体来说缺乏完整的武将选举制度。因此,在选拔、任用武将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大,特别是世袭军旅的世家大族。

在此之外,文官队伍的培养有学校制度的支持,如太学、国子监及各类官私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文官。而培养武官的专门学校,却几乎不存在。所以大多数武将职业生涯的启蒙,只能通过军营和战场的实战训练来完成,而且多是由父辈一代代研习传授,将门子弟也就获得了有利的先天条件。

郑佩佩饰演的佘赛华

而且武将的升迁较比文官复杂的体制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的程序,往往是凭借军功以及论资排辈,几乎没有任何综合考量,因此将门世家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子弟生长于军旅,耳濡目染兵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军事活动。所以大多数军事将领往往都带有家族背景,但也有个别例外,比如仁宗朝的狄青。

而就北宋而言,其自身也有维系将门存在的制度。中唐之后,一直到宋代,实行的都是募兵制,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军人,而宋代则养兵更盛,且军队中人员组成鱼龙混杂,充斥着囚犯、地痞、难民等社会底层人员,所以当时的军人社会地位很低下。

而统治者从稳定军队和兵源的目的出发,也有意培植军人子弟安心军营。宋真宗曾表态:以农民充实军伍,绝非良策,唯有军伍之家子弟方可。

从统治者的本心来说,是不愿意让民间社会与军伍集团发生交叉。要保证军事集团的单一性,避免出现复杂性。在这种观念的诱导下,往往一个家族几代人都从事军旅生涯。

比较典型的就是呼延赞,史载其周身上下纹写“赤心杀贼”字,家中的妻子、奴仆也是如此。其诸子耳后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呼延赞卒后,其子接替父职务。可见其家满门从军,具有典型的传统将门色彩。

京剧《杨门女将》

而且往往是这种将门世家,国家给的待遇都还不错,除了常规的各类赏赐和俸禄以外。皇帝很乐意与其作个儿女亲家,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收买,给予其家族诸多方面的优待。所以如果我们来看宋朝的皇后或者嫔妃的出身和背景,很多都是出自武将世家。

而较之文人的科举,北宋的武将很少参加科举,大多数宋朝的武官的来源,多数是荫补、军员转补、军功补官、吏人出职及武举等途径。武举在宋朝设置的时间很短,其中就以荫补和军员转补为主,所以对于一些核心地区的核心势力,世代荫补也是其形成将门世家的一大原因。

雁门关杨延昭石像

但宋朝毕竟不存在固定的世袭及门阀制度,所以将门可以是国家军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很难形成唐代晚期的藩镇现象。以折家将为例,折氏一族虽然在麟州有着近乎是终身的世袭统辖权,但是宋朝中央政府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必疑”。

在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和高级待遇外,依然会对其加以控制,甚至于说是监控。在折氏一族的根据地麟府,常驻有一万禁军,这支军队的管辖权不允许折氏插手,由中央直接派专人统兵,军队的任务明是为了御敌,实则是监视折氏一族。

其次,折氏虽然享有知州的世袭权力,但是其任免权,仍由宋朝中央政府掌握,对于不称职的知州,中央政府依然可以随时撤免。而且用来制衡和牵制知州的通判一职,任免权也在中央政府,包括地方政府中各层级的重要职务,例如参军、判官等,都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折氏一族是无权过问的。

而在知府之上的,各路(省)负责刑狱、财政、经济的提点刑狱司、转运司、提举常平司,对折氏也是“多加看护”,所以看似权力很大的将门家族,实际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掣肘。

宋代的将门,虽有方镇之势,却无藩镇之实。虽然地位看起来比一般武将要高出很多,但归根到底却仍然处于宋朝“重文轻武”、“以文御武”传统观念的制约之下。它的出现只是宋朝统治者出于边境需求而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法。

至于我们看到的各类演义,则更多是历代文学家的文学修饰和艺术加工,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满足底层民众的内心需求,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言史社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