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红色记忆丨党的女儿之军队的妈

建党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建党周年

为庆祝建党周年,榆林市妇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了“党的女儿”事迹展,充分展现榆林历史上拥护党的领导,用实际行动投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女性,引领塞上巾帼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新征程建功立业,在新时代谱写华章,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心中升起一盏明灯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就会看到“军队的妈妈”这样一面鲜红的锦旗。提起“军队的妈妈”,在神府老区人人皆知,她叫王补梅,是神木县马镇乡寨则沟村人,生于年。小时候,王补梅家庭贫困,父母无力抚养,14岁时就被卖到沙峁乡王家坬村当了童养媳。她的丈夫王侯小比她大十多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长年靠揽工受苦过日子,生活也很艰难。

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在神木南乡成立。红三支队提出“取消苛捐杂税,打倒豪绅地主”的口号,并先后在沙坡西沟、尚家峁、红教寺、呼家庄等地杀了六个催通税款的衙役,把地主的粮食、布匹分给农民。广大群众奔走相告,称赞红三支队是穷人的军队,主动为红三支队站岗、放哨、传递消息。但国民党军队也三天两头进村搜捕,说三支队是土匪,王兆相就是土匪头子,谁家窝藏了土匪就要将全家斩尽杀绝。王补梅这个穷苦善良的中年妇女,生来就知道拼命地干活,国民党和游击队谁好谁坏她还不能理解。年春,红三支队不断壮大,活动范围也扩大了,地主豪绅纷纷逃往县城居住,衙役不敢下乡催迫税款,穷苦人开始扬眉吐气。这时国民党八十六师疯狂搜捕,声称要抓捕王兆相兄弟俩和游击队员。他们每到一村烧杀抢掠,弄得鸡犬不宁,人心恐慌。老百姓个个忍气吞声,恨透了国民党军队。王补梅这时也看清了游击队是人民的队伍,国民党才是土匪、强盗。一天夜里,王兆相带着几个青年到王补梅家里来,这回王补梅决定要问个明白。王兆相坐在坑头上,把红军游击队的宗旨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制度认真地讲给她听。他说:“我们祖祖辈辈开荒种地,一年到头没命的干活,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忍受欺负。而地主老财、恶霸绅士,他们不干活,却吃肉喝酒,穿的绫罗绸缎,一不高兴还要打骂长工,这就是不公平。我们就是要推翻不公平,建立一个新的公平社会。”王补梅俩口子听了这些话,心中好像升起一盏明灯。他们明白了红军游击队闹革命是为了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从此游击队战士每次到她家来,她都热情接待,就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让战士们饿着肚子走。老俩口的革命热情越来越高,商量着说:“咱们已经老了,只能做庄稼活,替战士们烧一碗水,做一碗饭,娃娃们年轻,让他们跟游击队闹革命去吧!”她的大儿子六八当时17岁,二儿子二八才14岁。兄弟俩听了父母的话非常高兴,手拉手跟王兆相参加了游击队。到了部队,兄弟俩作战勇敢,意志坚定,后来一个当了连长,一个当了指导员。在抗日战争中兄弟俩双双负伤,成了残废。退伍回家时,政府发给他们优待粮,可王补梅和两个儿子硬是不要,说:“我们现在不能再为革命出力了,也不应该加重政府的负担。”一心救护伤病员

年夏,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基层党团组织和革命政权,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扑灭革命的火焰,又纠集了大批武装力量,对苏区发起了全面的疯狂“围剿”。由于敌众我寡和战略指导上的失误,革命遭到严重挫折,苏区又被敌人占领了许多地方,红军被迫分散隐蔽活动。王补梅为了让被“围剿”的红军战士有个藏身的地方,主动把家搬到离村10多里外的贺家山一个石洞里。这个石洞位置隐秘,地势险要,三面无路,便于防守,游击队员住在那里比较安全。敌人实行坚壁清野,不准村里冒烟,不准群众随便出村,要想弄到一点粮食十分困难。王补梅就带着全家老少挖苦菜、拔草根给战士们充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游击队又送来一批伤员。这些伤员有的伤势严重,急需治疗,王补梅心里非常着急。她和五岁的孩子不光上山采药、挖菜,回到洞里还要给伤员洗伤口、熬药、做饭、缝补衣服,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她的腿跑肿了,眼睛熬红了,身体瘦弱了,伤员们见她累成这个样子都很伤心。

一次,米脂游击队队长马腾保负了重伤被送来,抬进洞里时已昏迷不醒。王补梅心如火燎,她这个洞里只有粗糠野菜,重伤员怎么能咽下去呢?于是她就冒着生命危险深夜摸回村里找粮食。在游击队的配合下,第二天一早,群众趁上山给白军打柴的机会,带出一点粮食放在崖畔上,王补梅取回粮食,救活了马腾保队长。此后,游击队经常以这种形式弄粮食给伤员吃。

这个山洞不仅是游击队员藏身的地方,医院。王补梅按照伤员的伤势轻重,给他们调剂伙食,洗伤换药。战士们高兴地说:“我们住在这个‘医院’,既能养伤看病,又像住在家里一样温暖。”马腾保队长“出院”时双手握住王补梅的手,流着眼泪说:“大娘,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一定要英勇杀敌,报答您的恩情。”

王补梅经常给伤员们送食品的提篮

年,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打到神木,被敌人占领的苏区又解放了。王补梅一家从山洞里搬回王家坬。一进村,她不顾自己饥饿浮肿,挖出埋藏的一点粮食,连夜赶制了干粮,和老头子一起到陈家坪去慰问红二十八军。

抗战开始后,王补梅积极支援抗日工作,把家中大部分粮食都拿出来送给边区机关和八路军部队,自己家里则是糠菜充饥。

年夏天,村里来了一个荣誉队,有四个班住在她院里。队员们全是缺胳膊少腿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粮食。因此王补梅又动员全家上山挖野菜,号召村里群众给伤员支援粮食。她还喂了十几只母鸡,早上烧一锅开水,给每个伤病员冲鸡蛋喝,却舍不得给她的小孩吃一个。

王补梅白天要上山采药、挖野菜,晚上回来还要给伤员洗伤换药,忙不过来就叫两个孩子帮忙。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像小护士一样热情、熟练地照看着伤员。伤员们高兴地对王补梅说:“贺家山的时候医院院长,今天你又当了八路军残废队的护士长了。”伤员们住在王补梅家里,就像住在了母亲的身边,他们情不自禁地喊起了“王妈妈”。

年中秋节刚过,前方又送来了七个八路军重伤员。炮兵连指导员龚秉权只有一条腿,他一进门握住王补梅的手说:“大娘,给我们喝一口米汤吧。”说完双眼紧闭再也不吭声。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全村也没有一粒米。眼看伤员成了这个样,她急中生智,赶紧领上孩子们带着剪刀,把自己地里一些半熟的谷穗头剪回家,放在锅里炒干,又在簸箕里搓了一升多米。饥饿、疲惫的伤员们端着香喷喷的小米饭,个个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对伤病员的关心,更令人感动。不管谁病了,除了公家的病号饭外,她总是每天三回茶水两回面,没白面就到村里去借。几年来一直是这样。荣誉队的白保和病了,转到休养所去,她特地买了30个鸡蛋,三斤白面,打发她61岁的老伴,跑了二、三十里路,到休养所去看。王桃景同志病重了,她就给另打扫出一孔窑洞,让病人清静一点好好休息,她还给烧水做饭,一天看好几趟。荣誉队的同志觉得实在不应该让老太太破费,经常说:“老太太,你家穷,心到就对了,不要这样花费。”她说:“不要紧,我儿也是咱共产党,没有共产党我就没今天这个日子!。”

荣誉队在王妈妈家里一直住了四年,转移时,王补梅将家里所有的鸡蛋煮熟分给伤员,伤员们拉着王妈妈的手泣不成声,哭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回来看妈妈。”

位于王补梅院内的荣誉队驻地旧址

崇高的荣誉建党百年不忘初心

年夏天,晋绥边区在神府王家庄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表彰大会。王家坬村群众敲锣打鼓地把王补梅送到会上。晋绥军区首长介绍了王补梅的模范事迹,含着激动的眼泪把“军队的妈妈”这面锦旗赠给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年9月,王补梅将这面珍藏多年的锦旗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补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出了许多拥军、拥政的动人事迹,受到了一二〇师荣誉队、河防司令部、中央被服厂、晋绥军区等机关单位的表彰,光荣地出席了神府县和晋绥边区召开的历次群英会,先后受赠锦旗24面。

革命胜利以后,这位军队的妈妈和那永不褪色的锦旗一样,始终保持了革命的本色,没有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直到年去世。时至今日,许多人提起她都赞不绝口。

供稿: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