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看万盛红岩缆车轨道

很多人都有乘坐轨道缆车的经历但深藏在万盛山旮旯里堪称当时交通奇观的这个轨道缆车你还记得吗?红岩缆车轨道的垂直高度有余米轨道长米,倾斜30度是当时亚洲最长的轨道缆车小编这就带你去看看这个缆车的前世今生图片图片重庆市南桐矿区(现为万盛经开区)的红岩煤矿,就坐落在这个山旮旯里,煤矿距万盛主城区八公里,一条名为孝子河的季节河流穿矿而过,把一座大山硬生生劈成两半。山下,就是年投产的红岩煤矿;山上,是居住有上万人的家属住宅区工人村。山上与山下形成多米的落差,把工作区域和家属生活区隔离开来,无形成为职工家属的最大的生活障碍。说煤矿工人苦累,这话一点不差。但是在红岩煤矿的工人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天刚刚亮,煤矿工人就沿着几百米的盘山小道,小心翼翼、一步一挪下到矿山上班;下午又气喘吁吁爬坡上坎回家。有不少矿工回到家的时候,天上已是繁星点点,家属区一片灯火阑珊。当时没有缆车,山坡就是个无名坡。后来修建了缆车才叫缆车坡,人们就把无名坡统称为“缆车坡”了。大家都知道万盛有个“天梯”吧!知道有多少步吗?步。五十多年前,就有红岩的细心人数过缆车坡有好长——步。怎么样,缆车坡几乎是两个天梯的连接长度。并且,爬完缆车坡,来不及舒缓口气,紧接着还有一段数百米的懒样坡等待你征服。因为,家人正在家中等待亲人平安归来。工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在缆车坡上下花费的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以上。煤矿工人具备比常人更多的耐力与韧劲,以及具备与普通人一样的丰富情感。曾经在南桐矿务局工作过的重庆著名煤矿诗人潘传孝,在他最近的一首《出井》诗里写道——这黑色,古老的感情,太沉重了/我要把它分解成碎片/献给地上的亲人....../出井后,我们互相凝望/并列在祖国的早晨......是啊,有过不少颂扬煤矿工人的诗歌——“煤矿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煤矿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足见没有煤矿工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煤矿工人迈不过去的艰难险阻。这也是煤矿工人数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忍受艰苦的井下工作和爬涉“缆车坡”的根本动力。红岩子弟校设立在山上家属区旁。孩子们都是从三食堂(红岩煤矿共有三个食堂,而三食堂离缆车坡最远)步行二十分钟到缆车坡脚下,然后才爬坡到山顶上学的。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含着一个干馒头,从三食堂出发,走到缆车坡脚,然后一步步爬上山,中午放学后又下山回家吃饭,下午又上山......如此往复,一天在“缆车坡”上下就是四趟来回。建在山顶上的红岩工人村,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当。用老一辈工人的话说:冬天和夏天特别难“熬”。夏天爬坡下坎的时候,人就像洗桑拿,汗水流进眼睛渍得生疼;冬天寒风浸骨,出门冷不可耐。遇到天气突变,或者下偏东雨,在光秃秃的缆车坡只有挨淋的份。当时煤矿工人仅仅在“缆车坡”的生活艰辛就可见一斑。煤矿由于工作特殊性,基本都是三班倒或者四班倒,凌晨3点往山下赶路上班、三更半夜还在回家的半坡上气喘吁吁,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偌大的山坡,从山下往上看,白天可见星星点点人影蠕动,黑夜可见萤火般的光影闪烁,构筑起一幅独特、又让人心碎的山水画卷......这一幕幕真实场景,就是令人唏嘘的煤矿工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图片图片正是由于这个无法逾越的障碍,造就了当时的一个交通奇观——亚洲最长轨道缆车的诞生。为了改善工人们上下班的出行条件,节约上下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年开始,从山脚至红岩家属区的缆车道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年,轨道缆车终于建成通车了,成为红岩煤矿或者南桐矿区的一件长脸的大喜事。这种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在当时很是新鲜稀奇,甚至可以说是令煤矿工人们大开了眼界,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前来观光乘坐。乘坐轨道缆车上下,沿途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却也别有一番风味。缆车坡两边秀丽风光随着缆车游动,红岩煤矿平硐的孝子河沿岸美景尽收眼底。当时万盛主城的不少群众到了星期天,携家带口都到红岩煤矿乘坐缆车,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南川、綦江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免费乘坐、观光的,不在少数。还有红岩人,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请客——就是带远方的朋友亲戚,专程来红岩免费“乘坐缆车”,红岩煤矿的主人也算尽到了地主之谊吧。缆车,成了红岩煤矿、以及红岩煤矿的男女老少拿得出手的一张亮丽名片。修好的红岩缆车轨道垂直高度有余米,轨道长米,倾斜30度,成为当时亚洲最长的轨道缆车。据了解,年至今,重庆共建设了“朝天门、望龙门、临江门、两路口、长寿区、万州区”的载人有轨道缆车,轨道长度从几十米至多米不等,长寿的轨道缆车长度算厉害的,也仅为米。因此,号称亚洲最长的红岩轨道缆车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就是红岩人引以为傲的资本。乘坐轨道缆车上下班,单行只要5分钟就能从米的山上到达煤矿作业点。运行时间缩短,大大地节省了工人们上下班的时间和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煤矿工人们在乘坐轨道缆车的同时,还能欣赏沿途的美丽风光,舒缓心情。为了保障轨道缆车的安全,红岩煤矿还专门成立了维护队伍。矿机厂负责运行设施设备及轿厢的维护;矿提运队负责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维护,提升缆车使用的钢丝绳粗大结实,保险系数达到了20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维护工人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运行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生命安全事故,基本保障了轨道缆车的安全运行四十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即使轨道缆车已经建设运营,但是定时不定时的维护检修期间还得停运,期间,煤矿工人们又得再爬坡上坎,辛苦如初。不过,轨道缆车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过极少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些年轻人为了逞能,在缆车运行时跳下而摔断了腿;还有人在缆车运行时,依然行走在轨道上,由于避让不及时腿脚受伤;有的一只手把在门框上,伸出另一只手去攀摘花草,造成手臂划伤事件发生等......的确令人遗憾。红岩煤矿轨道缆车轿厢,最初运行的几年里是没有座位的,后来加装了座位,门框处也加上活动铁锁链,起安全保护作用。细心的缆车管理方又把轿厢的最下方加上栏杆,阻止乘客进入,说是万一在缆车失控坠落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现在想来管理人员可谓用心良苦。随着红岩煤矿周围的居民和家属日益增加,这条轨道缆车也更加的繁忙。这条多米的轨道便成了一万多家属和附近居民从红岩工人村到平硐、从平硐到工人村、到新风井、到丛林镇的主要交通工具和通道。这条亚洲曾经最长的轨道缆车,从年到现在的年,已经逾50年历史了。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尽管缆车于年已经停运,到今年刚十年。停运期间,仍然有不少的人去看缆车坡,找寻留存的缆车痕迹,回味昔日工人村的热闹场景,探寻那艰苦时代留下的处处足印。可是,如今在缆车轨道的上端,机房、天轮架房、候车室大多成为残垣断壁,蛛网密布,少许可见留存下来的机械,比如绞盘以及上面缠绕的比小孩手臂还粗的钢绳。当时,缆车就是通过钢绳的上下运行,运载着无数个生命和家庭,运载出美好的希望和未来。在轨道顶处,有一个保留得比较完好的缆车轿厢和候车室,这些完善的配套设施,足以告诉世人,昔日红岩煤矿的轨道缆车、亚洲第一长度的轨道缆车有多么的繁华,轨道缆车对于当年居住在这里的矿工及家属出行有多么的重要。红岩轨道缆车,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放飞了太多人的梦想,触动了太多人的情感,镌刻了太多人的印痕......光阴荏苒,现在去红岩煤矿虽已看不见轨道缆车运行了,红岩工人村家属区也因整体搬迁被夷为平地,杂草和瓦砾成为这里的主人。但是,在当时那个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红岩煤矿轨道缆车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不管是从修建的难度还是从当时发挥的历史作用来看,在万盛或者重庆市、甚至亚洲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万盛工业文明中一张隽永的名片、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必将永远留存于人们心底。来源:万盛文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