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峪口古渡位于山西省兴县城西25公里处,距古县治白家崖仅3公里。古渡与陕西省神木县盘塘镇隔河相望,在历史上是一个较大的渡口。
黄河流经山西兴县有80余公里,三里一渡,五里一口,众多的古渡口使黄河顿时像一处喧闹的集市般热闹。其中,黑峪口古渡因晋陕两省众多重要物资在此集散,故而设立税卡,并筑有军事设施。明清两朝,这里曾是水旱码头,是繁华一时的商贾云集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古渡曾是红军强渡入晋的地方,是沟通晋绥与陕甘宁边区往来和储运战略物资的重要渡口。年5月,西北农民银行在兴县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后迁址到黑峪口。该银行的经理、著名士绅刘少白便出生在这个村,该银行与其他两家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可惜旧址已经损坏了。
据当地人讲,在最繁盛的时候,这里的人口达到多人,而人口的组成则十分复杂,有晋中商家,有北路船家,还有南方行商甚至北京人、内蒙古人、山东人也穿过吕梁大山的崎岖山路来到这里,五方杂处,方言不同。码头上天天有渡船往来于晋陕之间,天天有长船从上游下游运送货物,南来北往的商客络绎不绝。沿河有两条街,店铺林立,饭店、商铺、药铺有一二百家。渡口上隔一天赶一次集,是晋陕两岸远近闻名的大集市。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黑峪口村一年一度的古会。其间,平日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搭起数不清的简易铺子,农具、服饰、食品、日用百货等各种商品一应俱全。前来赶集的,有当地村民,也有周边地区的乡民。他们或穿行在繁华集市中,或流连于地摊、杂货店,精心挑选着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庙会期间,当地还会唱大戏,舞台前更是坐满了观众。
黑峪口的古渡一直维持到20世纪70年代。直到年,连接晋陕两省的黄河大桥修通之前,黑峪口还有渡船和长船,用来摆渡兴县和神木、榆林的过往商客、货物、牲畜。
如今,由黑峪口起始的干线公路忻黑线直通晋中腹地。年,兴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通过黄河大桥与陕北干线公路相连,直抵神木、榆林,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
黑峪口古渡不仅有着浓厚的商业传统,更有着浓郁的读书风气。据说,当年与其他渡口不同的是,船工们喊着号子将船靠近岸来,灌进耳朵里的,除了商家吆五喝六的喧闹声,还有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开放的、民主的、进步的气息从黑峪口向四面八方辐射着。早在年,这里就成立了晋西北第一所国民女子学校。而在更早,镇上的商贾大户就让家里的女孩子放小脚,读新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黑峪口村已经有很多人去外地求学。这一切,除了兴县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刘少白先生。刘少白先生一生为革命奔走,同时念念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同绅士牛友兰先生共同兴学办学,使兴县的教育事业在民国时期独树一帜。而黑峪口是兴县最出人才的地方,黑峪口的少白希望学校,就是刘少白后人捐资修建的。
多年之前,古渡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中共中央派往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重要物资器材及党中央发往各地的机密文件等,多数要经兴县黑峪口古渡转运。于是,黑峪口成了晋绥边区的门户,使得黄河岸边充满了浓郁的红色氛围,在古渡口周边播下红色种子。
多年之后,古渡风釆不复往日,却多了些许平静和安宁。繁华过后,回归生活的最初,或许这份来之不易的祥和也是吸引无数游人到此一游的关键吧。
黑峪口渡介绍
黑峪口渡位于兴县城西25公里处的黑峪口村,为晋陕通衢,军事要地。早在明末清初即为水旱码头,是黄河两岸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此强渡入晋,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O师进驻兴县,兴县成为晋绥边区的军事、政治心脏,抗战期间黑峪口成为沟通晋绥与陕甘宁边区往来和储运战略物资的重要渡口。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
来源:文化临汾
发布:华夏文化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